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4 15:27:51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趙云
7月24日,市場全天低開低走,深成指領跌,滬指盤中跌破2900點。截至收盤,滬指跌0.46%,深成指跌1.32%,創業板指跌1.23%。
板塊方面,風電設備、商業航天、電力、液冷服務器等板塊漲幅居前,網約車、光刻機、軟件開發、旅游等板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4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273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49億。
經過上周和本周前兩天的行情演繹,相信越來越多股民意識到了當下A股的“規律”,即“國家隊”資金托市的力度越強,則市場走強概率越大。
但對這樣短期有效的規律,聰明的投資者可以適當“借勢”,卻不能形成依賴心理,或者“擅自期待”。
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的盤面,已經告訴大家兩件事:
1)大資金目前還在,并未對下跌坐視不管
2)但大資金的力度漸趨溫和,很可能不會像上周那般豪橫了
今天是本周第3個交易日,情況同樣如此。
上午9:40,開盤沖高的三大指數突然集體跳水,之后一路下行,滬指一度跌破290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一度跌超1%。
10:53,大資金出手,多只滬深300ETF明顯放量,三大指數開始集體拉升,跌幅收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當滬指短暫翻紅,大買單就會“停手”。
午后開盤,滬深300ETF再度回到縮量狀態,此時主要股指又變得缺乏抵抗。
臨近收盤,大資金二度出手,滬深300ETF最后10分鐘顯著放量,但效果僅限于“守住2900點”。
結合相關產品和上證指數的分時圖,可能看得更明白。
換句話說,即便我們認定“國家隊”始終會有護盤動作,接下來也需要做好其“只托不拉”的應對。
回顧今年以來市場多次出現的短期“觸底反彈”,其實可以發現,在護盤力量之外,市場情緒自發的“冰點→沸點”轉變,題材之間的輪動等,也是影響走勢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回到常規復盤。
截至收盤,本周一領漲的風電設備板塊,在周二短暫調整后,繼續開啟低位反彈。成分股中飛沃科技、新強聯20cm漲停。
消息面上,近日,國家能源招標網發布《國電電力廣西風電開發有限公司海上風電競爭性配置技術服務公開招標項目招標公告》。此外,國常會研究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措施。
中銀證券最新研報稱,海內外需求共振,拉動電力設備出海向好:為匹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全球各地區和國家大力投資支持輸配電網建設,海外公用事業公司資本開支及電力設備企業訂單已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國內海關出口數據與企業收入結構亦逐步驗證出海邏輯,相關電力設備出海標的有望受益。
或許是沾了風電設備的光,今天電力板塊再度拉升,一些疊加了電力屬性的高股息股今天也紛紛走強。
截至收盤,“核電雙龍”中國廣核漲超5%、中國核電漲超4%,創歷史新高;長江電力、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華能水電、川投能源同步刷新歷史高點。
此外,A股總市值靠前的個股仍是漲多跌少,昨日大漲的工商銀行今天也繼續創出新高。
據報道,市場人士表示,核電作為基荷能源的重要角色,兼具成長性和穩定性。具體而言:
首先,核電可作為基荷能源,與水電、火電形成互補效應。核電發電平穩,2023年核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高達7670小時,近三年均保持在7500小時以上,其平均利用小時數遙遙領先,高于火電、水電等其他能源。
其次,核電經濟性優勢凸顯,具備“現金牛”特性。核電站建設與運營周期較長,短期設備廠商確認收入增多,長期運營商盈利穩健增長。
最后,國內外需求共振,核電產業景氣上行。從需求側看,2024年我國發電量有望達到9.9萬億kWh,電力需求旺盛,核電作為可靠的基荷能源,預計2035年核電發電量占比達10%。從供給側看,近幾年核電機組審批加速,“十四五”期間將按照每年6-8臺新機組進行核準,在建裝機容量逐步擴大,2023年已增至57.03GW。
為什么本文開頭我們認為,“國家隊”的護盤動作大概率會持續?
下面這則報道可供參考:
隨著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中央匯金掃貨ETF的情況浮出水面。
統計顯示,二季度中央匯金繼續大舉掃貨6只“巨無霸”ETF,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 易方達滬深300ETF 、華夏滬深300ETF、 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夏上證50ETF,重倉增持96億份。
根據二季度交易均價估算,中央匯金增持上述6只ETF合計耗資超300億元。
可查二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中央匯金重倉持有(持倉20%以上)9只ETF,市值近4800億元。
如下圖所示,目前場內最大的滬深300ETF(510300,規模約2500億元),幾乎一半份額由中央匯金持有。所以部分股民擔心的所謂大資金“拉完就砸”的情況,極難發生。
對于后市,不少基金經理看好后續投資機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基金經理柳軍在二季報中表示,展望三季度,進入中報業績披露期與政策關鍵窗口期,市場將受到上市公司業績與改革力度預期的共振影響,可能更多呈現震蕩行情,建議尋找結構性機會,大盤風格或將持續具有相對收益。中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迎來新一輪盈利周期、中美經濟周期錯位進入下半場等利好因素下,A股市場的估值比較具有吸引力,性價比突出,配置機會大于風險。
易方達基金經理余海燕、龐亞平則認為,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區域,與全球市場比較處于明顯偏低水平,縱向及橫向對比均具備較好的投資吸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