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靠一款“孤兒藥”能在創新藥行業生存多久?康蒂尼藥業CEO葉衛國:下一款產品的商業化要更激進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31 21:18:50

    ◎近日,Gyre首席運營官、控股子公司北京康蒂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蒂尼藥業”)CEO葉衛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他表示公司首款產品的商業化不乏遺憾,下一款產品的打法要更加激進。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楊夏    

    使已經爛掉的蘋果、煮至熟透的肉恢復如初,聽起來都無異于天方夜譚。而器官纖維化就是這樣“難以逆轉”的疾病,被稱為“不是癌癥的癌癥”。

    根據Frost Sullivan數據,2023年中國罹患肺纖維化、肝纖維化、心肌纖維化等在內的器官纖維化患者人數已超過1.7億人,預計2031年將達到1.92億人。其中,最典型的IPF(特發性肺纖維化)中國藥物市場預計到2031年達到38.53億元,去年10月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Gyre Therapeutics(Gyre.O,股價14.24美元,市值12.18億美元),是這一市場的頭號玩家。

    從主營普藥,到接受日本GNI集團投資轉型創新藥,再到借殼登陸美股,公司怎么靠一款孤兒藥在創新藥行業生存10年的?未來公司還能撐多久?近日,Gyre首席運營官、控股子公司北京康蒂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蒂尼藥業”)CEO葉衛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他表示公司首款產品的商業化不乏遺憾,下一款產品的打法要更加激進。

    康蒂尼藥業CEO葉衛國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兩度遞表港交所,最終借殼登陸納斯達克

    2023年10月31日,康蒂尼藥業通過與CATALYST BIOSCIENCES, INC.合并,在大洋彼岸以Gyre的代碼敲鐘上市,成為2023年2月17日證監會出臺《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后的“境外上市新政第一股”。

    康蒂尼藥業的上市之路頗顯曲折。2019年至2022年,公司曾兩次向港交所遞表并通過臨訊,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愿。

    不過,這家專注于“孤兒藥”,主要從事器官纖維化創新藥物研究、開發的藥企,是國內少數實現了自盈利驅動的Biotech之一。根據康蒂尼藥業H股兩份招股說明書,2019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4.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5%、82.5%;凈利潤分別為7001萬元、1.2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為4.4億元,同比增長32.7%,凈利潤為1.26億元,同比增長17.3%。根據上市公司Gyre年報,2022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229億美元和1.13450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0.2萬美元和-9293.3萬美元(受收購交易的會計處理影響)。

    一家海外公司的青睞是公司向創新藥企業轉型的開端。據葉衛國介紹,2006年至2011年,GNI集團(股票代碼:2160,日本上市公司)、上海睿星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先后入資公司,同時引入吡非尼酮。2013年12月25日,國家藥監局批準“艾思瑞”(ETUARY,通用名:吡非尼酮)生產上市銷售,用于治療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公司正式進入創新藥商業化階段。

    完成IPO后,GNI集團成為上市公司Gyre第一大股東。資料顯示,GNI集團于2001年成立于日本,是一家集藥物研究、臨床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垂直一體化跨國生物制藥公司。上海睿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則由GNI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康蒂尼藥業董事長的羅楹博士于2001年創立,是GNI的全資附屬公司。

    獨特的股權結構意味著,未來康蒂尼藥業仍能從兄弟公司或股東方面引入研發管線,并借助控股公司的平臺進行資源整合。葉衛國也向記者確認,這將是公司日后發展的重要戰略。

     

     

    首創藥物填補IPF市場空白,吃過紅利踩過坑

    獲批上市后,艾思瑞經歷了兩次政策紅利,包括2017年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藥品,在2018年IPF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后成為罕見病藥品。2016年至2018年,艾思瑞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748萬元、9822.9萬元、1.70億元。2018年,艾思瑞在IPF治療藥物市場中占比達96.5%。

    近年來,艾思瑞對康蒂尼藥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2023年,艾思瑞的銷售額約為7.903億元,收入占比達98.86%。

    據葉衛國回憶,艾思瑞的商業化歷經曲折。一方面,藥物上市之初,代理銷售為主的商業化模式不及預期,因此2016年自建商業化團隊前,公司一直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

    另一方面,對手步步緊逼。2014年10月,勃林格殷格翰的尼達尼布在美國獲批上市,并作為全球首個治療特異性肺纖維化的靶向藥物在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2021年3月1日,隨著尼達尼布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報銷,艾思瑞的市場地位開始動搖。

    2023年,康蒂尼藥業在中國IPF治療藥物市場中的占比下降至55.4%,勃林格殷格翰和凱因科技的占比分別提升至34.7%和9.9%;在吡非尼酮市場中,康蒂尼藥業占比85%,凱因科技占比15%。

    未來,競爭趨勢還將加劇。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國內共有73款適應癥的IPF治療藥品被納入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其中百時美施貴寶申報的1類新藥已于去年7月獲CDE受理。

    對此,葉衛國坦言感受到一定壓力,但IPF患者早期確診率低、規范治療滲透率低仍是業內面臨的共同挑戰,公司在這方面具有一定先發優勢。

    “目前,國內IPF領域藥物治療的滲透率不足10%,我們的商業化策略還是持續下沉市場,提高臨床醫生知曉度。”葉衛國表示,截至目前,公司銷售及營銷團隊共約377人,艾思瑞的銷售已經覆蓋了超過90%的地級市主要醫療機構、超過40%的縣級醫療機構。

    肝纖維化藥物預計2026年上市,爭取全球首款

    2020年,康蒂尼藥業的研發成本為3721.2萬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僅為個位數;但在2022年和2023年,上市公司Gyre的研發開支達到1668萬美元和1378萬美元,在總收入中占比16.31%和12.15%。

    這與公司在研產品的進展有直接關系。目前,康蒂尼藥業共有4條管線處于Ⅲ期臨床階段,包括吡非尼酮針對的三個適應癥——皮肌炎相關間質性肺疾?。―M-ILD)、系統性肝硬化癥相關間質性肺病(SSc-ILD)、塵肺病,還包括F351(羥尼酮),適應癥為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纖維化。

    康蒂尼藥業在研管線。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葉衛國介紹,這些產品的潛在市場規模不同。例如,DM-ILD和SSc-ILD均屬于罕見病,分別是由皮肌炎和系統性硬化癥(又稱“硬皮病”)導致的肺纖維化,其中皮肌炎的成人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五到十萬分之一,只有5%~35%的患者會產生肺部纖維化,每年新增患者約1萬~2萬人;硬皮病在亞洲的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但85%的硬皮病患者會產生肺部纖維化,每年的新增患者也約1萬~2萬人。

    F351被公司認為是“對業務影響最為重大”的產品。根據Frost Sullivan數據,2018年中國有超過3億慢性肝病患者(罹患肝纖維化的高危人群),發展為肝纖維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480萬人,預計2030年將增加到3580萬人。

    葉衛國表示,國內已有4到5款針對肝纖維化的中成藥產品上市,全球尚無獲批的抗肝纖維化化學藥或生物藥,F351作為唯一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產品,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可逆轉慢性乙肝相關肝纖維化的藥物。

    目前,F351的Ⅲ期臨床試驗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組,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獲得Ⅲ期臨床試驗數據,并于2025年完成藥品上市申請申報,2026年正式商業化,而這無疑是康蒂尼藥業未來幾年的重要工作。

    在葉衛國看來,F351和艾思瑞都是填補臨床空白的創新藥物,商業化也需要提高臨床的早篩早診意識,但從市場規???,肝纖維化的患者人群更龐大,“未來在商業化團隊的規模,藥品的定價,還有醫保支付的可及性方面,都會更激進一些”。

    單一產品結構亟待豐富,BD好產品很難找

    今年1月9日,江蘇萬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蘇萬高”)的尼達尼布仿制藥獲批,成為第六家獲得注冊批件的國產企業。5月,康蒂尼藥業與江蘇萬高簽署合作協議,收購與尼達尼布相關的資產和專有技術的權利。

    康蒂尼藥業表示,合作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在肺纖維化治療方面的競爭力,但這也體現出公司對于單一產品結構的焦慮。

    “這么多年公司一直靠艾思瑞這一款商業化產品,其實也非常希望去優化產品結構。”葉衛國表示,除了快速推進現有的研發管線,公司現在提倡“全員BD”,希望能從外部引進產品,但大家都能感受到,目前中國創新藥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方面,“創新藥”一詞在2024年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7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被視為重大政策利好。

    但另一方面,以《美國生物醫藥法案》出臺為代表的海外政策變化,導致中國企業在短期內面臨出海挑戰,投資機構對創新藥行業的態度也有所變化。

    “投資人也伴隨著創新藥行業的發展在成長,早期一擁而上,很多項目獲得了大量融資,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大家發現創新藥的成功率非常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盡管在大浪淘沙中,好產品和好公司更容易被看到,但好產品很難找。”

    什么是好產品?在葉衛國看來,盡管市面上熱門創新藥靶點層出不窮,但真正創新、滿足臨床需求的產品還很少,他希望找到無藥可用的治療領域,做病人急需的藥,就像十多年前的肺纖維化,當時非常冷門,完全不受關注,現在已經成為市場熱點。

    不過,要找到這樣的黃金標的,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資金支撐。記者注意到,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收購交易的會計處理影響,上市公司Gyre的累計虧損為8550萬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3350萬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創新 創新藥 商業 肺部纖維化 康蒂尼藥業 Gyre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