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 2024-08-01 09:50:22
【文化中國行】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7月29日,入夜后,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一個個火堆陸續點燃,延綿數公里,猶如滿天星斗散落人間。人們跳起歡快的舞蹈,與“火”同樂。7月19日至8月19日,2024年涼山彝族火把節暨“五彩涼山·夏季清涼”文旅系列活動在涼山彝族自治州17個縣市拉開帷幕。
“大家手牽手圍著火堆跳達體舞,舞步一學就會,南腔北調的陌生人也變得親近起來,這感覺太奇妙了!”來自北京的游客孟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天神聽信讒言,遣下天蟲糟蹋莊稼,為害百姓。當地群眾點起火把,燒死天蟲,最終實現五谷豐登。從此,火把節便成了“持火照田祈豐年”的傳統節日。
一般來說,火把節會持續三天,分別為祭火、傳火、送火。白天,姑娘們穿上節日盛裝唱歌跳舞,秀出才藝;青年男子則開展摔跤、賽馬、斗牛等競技活動,展現力量。入夜后,人們舉著火把,繞山間、游田野,迎神驅邪、祈求豐收。這一習俗傳承至今,演變為涼山彝族眾多傳統節日中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涼山重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更是連年舉辦系列活動,使火把節從鄉村走向城市,從涼山走向世界。
2016年,火把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試點項目。彝族傳統服飾、音樂、舞蹈、詩歌、美食、民俗競技等非遺項目均依托火把節這一載體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和發展,吸引著遠近游客走進涼山、發現涼山、了解涼山。
火把節,年年過;火把文化,日日新。這些年來,火把節早已變成“火把月”,成為涼山對外開放、文化經貿交流、促進民族團結的盛事。去年火把節期間,涼山全州共接待游客346.7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9.88億元。今年,涼山州在西昌主會場和其他16個縣(市)陸續開展火把節系列活動,錯峰錯時、便利游客,讓火把文化在游客的互動參與中不斷傳承,創新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31日 09版)
來源:光明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