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募稅收優惠再受關注:專家稱商業銀行基金委外每年節約稅負成本在百億量級,未來確實存在取消基金免稅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2 11:25:10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近日有市場消息稱,監管準備下發文件取消利率債基、信用債基免稅制度。對于該說法,有媒體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完全是子虛烏有。

    8月22日,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和團隊在研報中解析了基金稅盾原理和免稅退出路徑猜想。他表示,根據現行稅收政策,公募基金具有的稅收優勢最為明顯,其次是其他資管產品,可以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享受3%的增值稅率,金融機構自營部門投資承擔的稅負最大,因此一些銀行自營部門通過委外方式進行“合理避稅”。據測算,商業銀行基金委外規??赡芙咏?萬億~8萬億元,每年節約的稅負成本可能在百億量級。

    “從‘拉平監管’和‘去通道’的角度考慮,未來確實存在取消基金免稅的可能,但短期落地的可能性有限,操作性不強。即便未來基金免稅開始退出,我們認為也難以一蹴而就,大概率從小范圍開始實行,配合‘新老劃斷’,實現平穩過渡。”

    專家預測:存在取消基金免稅可能,大概率從小范圍實行

    近日,多則關于公募基金的市場消息在業內發酵,其中就有“取消公募債券基金的稅收優惠”的消息。彼時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檢查過頭部公募后,準備下發文件取消利率債基、信用債基免稅制度。

    不過很快就有媒體辟謠稱該市場消息不實,有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些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

    8月22日早間,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和團隊在研報中解析了基金稅盾原理和免稅退出路徑猜想,引發市場關注。

    在他看來,根據現行稅收政策,公募基金具有的稅收優勢最為明顯,其次是其他資管產品,可以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享受3%的增值稅率,金融機構自營部門投資承擔的稅負最大。

    基金投資債券免稅疊加基金分紅收入免稅,一些銀行自營部門通過委外方式進行“合理避稅”。據明明團隊測算,商業銀行基金委外規??赡芙咏?萬億~8萬億元,每年節約的稅負成本可能在百億量級。如果聚焦目的性相對更強的“定制基金”,其規模可能在1.5萬億~2.1萬億元。

    據此,明明指出,從“拉平監管”和“去通道”的角度考慮,未來確實存在取消基金免稅的可能,但短期落地的可能性有限,操作性不強,還可能加大目前銀行所面臨的凈息差壓力,甚至放大市場波動,導致風險集中爆發,不符合穩步推進整改的要求。

    退出路徑猜想:可能將首先針對單家銀行定制的基金開始退出

    對于基金免稅退出的路徑,明明和團隊也進行了猜想。他表示,即便未來基金免稅開始退出,也難以一蹴而就,推測可能有兩種路徑。

    第一,退出路徑從資產來劃分。投資信用債基金的資金最終流入企業,為了貫徹金融支持實體的目標,因此可能暫不急于取消信用債基的免稅。

    第二,退出路徑從投資者來劃分,可能將首先針對單家銀行定制的基金開始退出,之后是幾家拼單式定制基金取消免稅,最后徹底鋪開范圍。此外,為了避免對存量市場產生過大沖擊,也可以考慮進行“新老劃斷”。

    事實上,此前有市場消息稱要取消基金免稅優惠時,有北京公募人士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機構部銷售的同事“估計一天都沒過好,以為以后這業務就不讓做了,對他們銷售肯定是噩耗”。

    另一名頭部公募人士也對每經記者表示,若取消基金稅收優惠,將對固收占比較高的管理人業務帶來沖擊,“有一些基金公司以債基業務為主,機構定制債基對這些公司來說非常重要,一旦取消影響肯定比較大,行業格局也會發生變化”。

    根據Wind數據,截至8月21日,全市場債券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總規模達到10.68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資產的34.65%。

    而從近年基金發行的情況來看,債券型基金規模在新發基金總規模中的占比逐年增加、熱度居高不下,新發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占比卻呈下降趨勢。

    對于基金免稅退出帶來的影響,明明也在研報中指出,如果基金免稅取消,基金規模短期內會受到較大的沖擊,而配置盤受到的影響相對更小,隱含稅率存在走高的可能。“然而,現在預判基金免稅取消的影響可能為時尚早,調整在短期內落地的可能性不高;隨著未來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和相關制度不斷完善,相信市場將會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迎接改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9261288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