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報 2024-11-26 13:12:03
初冬時節,巴中市巴州區棗林鎮青南村第三居民小組展現出一派生機。得益于新修的“清河公路”,村民們紛紛選擇回家修建新房。這條長約5公里的通組公路,巧妙利用高速公路下方的空間,解決了長期以來的交通難題。2022年初,通過政府支持及村民眾籌,解決了資金問題,公路最終建成。如今,青南村三組不僅面貌煥然一新,還吸引了在外發展的年輕人回鄉置業,增強了社區凝聚力,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
初冬時節,巴中市巴州區棗林鎮青南村依然碧翠如春,偏居一隅的第三居民小組前鄰巴河背靠青山。冬日暖陽讓薄霧逐漸散開,一幢幢隱藏在果園和菜地中的居民小樓慢慢顯露出來。這些樣式媲美別墅的農家房屋,絕大部分是過去一年間新建的。
村民新建的別墅。
青南村三組到巴城中心城區約15公里、到棗林鎮街道直線距離約2公里。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地理位置,讓村里外出的人們選擇了回家修新房。這樣的變化,來自新修的公路——這段約5公里的通組路,從形式到內涵都非常特殊。
特別的公路:
高架橋下的“路中路”
從巴城沿G244國道北行約8公里,駛過橫跨巴河的哨鴨子大橋后,向右駛入一條支道,一個360度的急轉后穿越哨鴨子大橋橋洞,到了一條緊鄰巴河的公路。初次來這里的人,看到這條公路會非常驚訝。
這條通組公路緊鄰巴河,并且處于成巴高速和銀昆高速相交的棗林互通下方。全長約5公里的路段,絕大部分路段在高速公路下方,形成“路中有路”的場景。頭頂是高速公路路面,兩側是高速公路巨大的支撐墩。由于線路走向和高速路完全一致,所以路面十分平整。行駛幾分鐘從高速公路的橋墩下鉆出后,一個漂亮的小山村就出現在眼前。這里,就是棗林鎮青南村第三居民小組。
69歲的居民李光舉正在院子里溜達,樂呵呵的,看起來很愜意。“從這條路修通近一年來,我心情一直很高興。”李光舉說,兒子在老家新修了房子,同在本組的女婿的新房剛剛建好。一直在外發展的孩子們過年肯定會駕車回來,想起那種熱鬧場面,就讓李光舉高興不已。
子女在外地發展,自己在巴城當水電工。早在十幾年前,李光舉就在巴城的西湖名都小區買了房,子女們后來也買了私家車。“城里有房、家里有車,這樣的‘配置’在青南村三組很常見。”村委會主任張全成介紹,這里很多人到外地或者巴城務工,經濟較為殷實。由于鄰近巴城主城區,九成以上的居民在巴城買了房。近一年來,離開城市回家鄉修房子成為“潮流”。
11月19日,記者站在半山腰舉目望去,樣式別致的居民小樓散落各處,粗略一數有十幾幢新修的小樓,還有幾處新房正在建設中。而在一年前,這里的100余戶、400余名居民,想的是如何逃離家鄉。
“難產”的公路:
多重難題疊加
當地村干部最怕每年春節,大量外出的村民回家了,第三組的人肯定會堵門問那個問了幾十年的問題:好久修路?
“路不通,我們這里成了死角。”李光舉說,三組所處的位置在巴河邊一座山的一側,當該村的其他居民小組都通了公路時、當巴中的第一條鐵路從這里經過時、當看著山腳高速公路和河對岸國道上車輛飛馳時,這里的居民還在采用老式的渡船方式,到了河對面的公路上,再乘車去巴城或者步行去棗林場鎮。在漫長的時光中,過河的渡船費從1分、5分、1角漲到2元,是居民外出的唯一通道。后來渡船上岸后,大家外出更不方便了,幸好下游5公里處的哨鴨子大橋不久后建成,居民于是沿土路步行5公里到大橋橫穿巴河,又折返幾公里到棗林場鎮。直線2公里的距離,一次往返超過20公里。當地身家殷實的村民,即便買了私家車也開不回家,只能停在場鎮上,再步行回家。
三組位置非常特殊,翻山修路根本不可能,要跨越約200米寬、30米深的巴河,花數千萬元修橋也不現實。唯一的可能就是沿著河邊修一條到哨鴨子大橋的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棗林樞紐的建設,讓居民看到了希望。
銀昆高速公路巴中至南江段在2014年開通,修建高速公路留下了便道,為三組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路基。雖然只是一條只能通到村口的土坯路,但讓大部分居民有了運輸大件物資的可能?;?、砂石等在路的盡頭卸貨,居民再雇人背回家。運輸費和人工費相加,三組居民修房的砂石、磚塊費用要比其他地方貴一倍。所有居民都認為,將這條路硬化了就方便了。
難題隨之而來。要利用施工便道在高速公路的橋墩間甚至橋墩下硬化一條道路,涉及路權的歸屬問題。在高速公路修建之初,這些土地就已經被征遷,產權歸屬于高速公路管理處,村、鎮、巴州區等都無權干涉,并且在高速公路下方的橋墩間修路行車,涉及道路安全問題,如果橋墩受到損壞,引發的嚴重后果難以承擔。
順心的公路:
6公里道路“拽”回400名游子
掛包該村的棗林鎮副鎮長趙亞平介紹,去年初,在巴州區委、區政府支持下,他和青南村村委反復找律師咨詢,和高速公路管理方協調近一個月,最終在安全、歸屬等方面達成一致。棗林鎮向高速公路管理方做出安全保證,高速公路管理方同意授權將原便道硬化,方便三組400余名居民出行——這條特別的公路,其協商建設過程,在今年3月被央視法治欄目專題報道。
資金來源又成了新難題,每公里30萬元標準、總共近150萬元的撥付資金,還有70余萬元的資金缺口。村兩委經過商討,提出了“眾籌+捐款”的方式解決余下資金問題,即按照三組現有人口,按照每人400元的標準眾籌,余下的資金缺口自愿捐款。
消息傳開,這個近百戶的小組有50多戶居民捐款。居民張永沛捐款20萬元,最少的捐款也是1000元,總計捐款56.14萬元。居民雷長興捐水泥35噸、路燈8盞。“我當然不能落后,捐了二萬三。”李光舉說,這是有利于子孫后代的大事,必須全力支持。
去年春節前,三組的硬化道路通車了。連同上山的入戶路,這條路長6公里,被命名為“清河公路”。入村路口的路碑上,刻著所有捐資、捐物居民的名字,同時銘刻著:青南三組世代繁衍,苦于高山矗立、巴河隔斷、四面受阻……修路通衢,民心所向。不忘黨恩,共促振興。
“不管出去務工還是辦企業,我們的身份是農民。農民就離不開土地,老了要回自己的家守好一畝三分地。”李光舉說,得知要修路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給兒子、女婿說準備回家修新房。如今路通了、兒女的新房建好了,每幢房的材料運費比以前省了近10萬元。
“路通了,群眾的怨氣沒有了,三組的各項事兒全通了。”張全成說,大家忙著回家修新房,多年沒回家的年輕人開著車回來了,嫁出去多年的女兒回來了。如今村里的新房一幢比一幢漂亮,果蔬種植初具規模。很多居民平時住在巴城,周末回村里度假……即將消亡的小山村,一下子“活”了過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