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09-02-26 22:26:42
銅制印一方,高6.5厘米,邊長6厘米,印臺面厚1.5厘米。長方形印紐,紐上部刻有漢字“上”字,印背上印紐左側豎寫漢字兩行“中書禮部造”和“大德元年二月日”,印紐右側書也有漢字“左衛阿速親軍百戶印”。印臺面寫有3行八思巴文。
藏品來源:
藏家管成學。喜歡收藏的管先生是位老師,閑暇時間喜歡收藏印章,手里也有些閑錢,就想投資一些古印。一次在潘家園轉悠尋寶,遇到北京一個老先生東張西望,拉著他說自己有一枚官印,那些擺攤的沒人信,老管心想不如看看,萬一遇到真東西呢。去了后,老管發現這枚印和自己在書上看到的極為相似,包漿也自然,一問價:8萬!老管心里直癢癢,但不敢確定東西真假,于是先穩住老者,說自己得找個專家參謀。老管回去后把自己在這方面的老師請去一看,老師說:絕對開門!老管最后喜滋滋地以6萬元將古印收入囊中。
鑒定專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北大資源美術學院文物系主任李彥君
鑒定結果:元代大德銅制地方官印
鑒定理由:大德元年是1297年,元代年號。元代官印大多較為粗獷。官印上有刻款者最早見于隋印,但至宋官印刻款才較為普遍。背款刻鑄造機構和鑄造時間,鑄造機構刻于紐左側的印背,紐右側的印背刻鑄造時間。有的年號字多,右側容納不下,一部分移到左側,與鑄造機構一齊刻出。
阿速,蒙古語,意為守衛。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立阿速拔都達魯花赤,置屬官。二十三年,稱阿速之軍。至大二年(公元1312年),改立左、右衛阿速親軍都指揮使司,置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官。屬樞密院,掌宿衛宮禁,兼營屯田以供軍食。左衛阿速親軍為元代左、右兩侍衛親軍之一。
這枚印從文字看就是中書禮部發給地方左衛阿速親軍的印,印紐上有一“上”字,主要是為了提示使用者印的正面位置所在。元代官印中,除了用漢文篆書外,還采用八思巴文(元朝忽必烈時期由“國師”八思巴創制的蒙古新字)入印,這枚印的底部就是八思巴文。底部印文工整,刻字粗細深淺筆力均勻,都符合元代官印的特征。
其次,這件模鑄青銅官印包漿自然,銹色豐富,用放大鏡看有銹色已經形成結晶,且有藍、綠、紅三種,尤其是棗皮紅的包漿部分,很漂亮,這是老東西的標志。另外,此印的八個角都有明顯的認為使用佩戴的自然磨損痕跡,顯得比較光滑,新做偽者大多印角直挺。最后,印的臺面部分有明顯的老舊手工打磨痕跡,主要表現在手工挫痕的方向不一,深淺也不一。
專家預測,銅器收藏門類中,銅制官印很可能在未來5年內成為收藏拍賣的新興熱門。目前,國內外幾次大的官印專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收藏官印,要注意其紐式、質料、尺度、印文篆刻風格等方面,這些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F在充斥各地舊貨市場的仿品比比皆是,制作成本也就幾十元,要價可達數百上千元,收藏者不可不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