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收入分配改革要攻堅 不能繞行
2010-04-29 03:39:21
劉煜輝(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4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提出,要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之前的今年全國“兩會”上,分配制度改革就是一個熱點話題。
目前,醞釀6年之后,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引起人民強烈的期待。盡管近些年國家在實行農村最低醫保和提高城市最低工資標準下足了氣力,但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只給龐大的低收入階層吊上一瓶“氧氣”,使他們可以支付基本開支,而不觸及問題的核心。
中國的問題在于中產階層得不到伸展。向上,中產階層面臨著無形的行政壟斷的擠壓。金融、電信、電力等,受到壟斷力量的控制,私人資本無法涉足或集聚。實際情況可能還不僅僅如此,當下國有部門依托著“反危機”政策所凝聚的“要素資源和資本的空前優勢”,大肆進入第二產業。
向下,沒有一個激勵創新創業的制度體系。從微觀機制上講,國有部門經濟是典型代理人經濟,代理人經濟的利益激勵是傾向于使產業流程內部化,這樣越大的規模、越大的營業收入,越符合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而私人部門經濟傾向于使社會化大生產的流程解構、外包來提升效率,使得基于制造業的現代服務業,如現代金融、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業態迅速衍生和發展,從而創造出就業需求的指數級增長,并不斷地吸收懷抱創業沖動的年輕人加入中產階層大軍。
你看看身邊的年輕朋友、學生,現在是不是全民思 “炒”?對于前途的失望,使他們的累積財富第一念頭是“炒”,而不是創業——現在利潤來得最快的,全是交易性機會。我相信,像馬云那樣的公司,未來幾年很難再現了。
當下許多體制,對增加家庭收入、擴大中產階層隊伍是不利的,所以形成了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而消費在萎縮。在我看來,目前體制上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金融業的“劫貧濟富”。金融結構的扭曲,意味著雇傭了超過80%中國勞動力的中小企業無法享受到金融服務,意味著用低存款利率向窮人(家庭)吸收存款,再用低貸款利率貸給大型企業和國有部門,相當于窮人在補貼富人,收入分配會進一步惡化。
二是資源暴利。中國雖然資源匱乏,但資源稅卻幾乎為零。那些被批準使用資源的人幾乎都是在免費使用,從而獲取暴利。有可能得到許可證來開采資源牌照的,只有壟斷部門和政府關系密切的企業。
三是壟斷暴利。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壟斷利潤的來源在于將產品的價格定在均衡價格之上,這樣部分消費者的錢就轉化成壟斷生產商的利潤;中國的壟斷部門比這個更厲害,他們不僅能將產品的價格定在均衡價格之上,而且還可以將要素和資源的價格定在均衡價格之下,于是消費者的利益被拿走了,甚至全民的福利也被拿走了。
壟斷行業擁有超額利潤的同時,卻基本不分紅,國資委在2007年才開始要求部分國企按照稅后利潤的10%或5%分紅,而美國政府部門的工業企業分紅水平在50%以上。即便有分紅,大部分也進了國資委的金庫,而非財政收入,也就是說,還不可能通過轉移支付變為家庭收入的增長,分紅只能成為國資委攻城掠地的再注資。
過去十年,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居民消費。然而,中國消費在總體GDP的比例年復一年地下降,因為新興的城市家庭、中產階層受到擠壓,負擔沉重。我們改革收入分配的重心,在于破除體制的障礙,給低收入階層一種激勵,為他們創立一個體制,讓他們通過自身努力能夠進入中產階層。形成了中產階層的橄欖型社會,意味著住房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市場的擴大,如果再加上提高社會保障和中國城市化提速,它將引導中國經濟進入排浪式的、靠內需增長的長周期。
這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