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西門慶”這“醋”吃得太離譜
2010-05-05 02:58:00
張貴峰
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黃山三地爭奪西門慶故里。陽谷縣將建設“水滸傳·金瓶梅文化旅游區建設項目”,復原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幽會地點。臨清縣提出打造“西門慶旅游項目”,重修王婆茶館、武大郎炊餅鋪等。而黃山則聲稱將投資2000萬元開發“西門慶故里”。
(5月4日《中國經濟周刊》)
在“曹操墓”、“劉備墓”爭議,“李白故里”、“趙云故里”口水戰之后,現在又冒出一個“西門慶故里”爭奪戰,在時下許多地方均不擇手段攀附名人,并熱衷于借此打造地方“文化名片”,追求眼球經濟的大背景下,這原本算不得什么意外之事,不過是急功近利的浮躁發展觀的又一具體見證而已。
但是,名人爭奪戰,爭奪到了西門慶的身上,事情多少又增添了一點可觀的新奇、另類之處。因為很明顯,與曹操、劉備,李白、趙云等名人相比,“西門慶”的名人身份有著兩大顯著的區別:其一,不像上述這些早已載入史冊的名人,西門慶并非真實確有的歷史人物,而僅僅是一個虛擬的文學形象;其二,也是最重要的,與曹劉李趙等從不同角度層面見證的英雄、天才的正面形象相比,西門慶則是一個反面、邪惡的形象,實乃集奸商、惡霸、色魔于一身的惡棍。在西門慶的一生里,充斥的幾乎盡是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淫人妻女、貪贓枉法、殺人害命之類的罪惡勾當。
如此形象在伴隨文學名著流傳幾百年后,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今天眾多地方政府競相爭奪的 “香餑餑”、“文化產業英雄”,眾多地方紛紛甘做“西門慶故里”、以西門大官人為榮,豈不令人匪夷所思?再說了,一個虛構的文學人物,談何“故里”、“故居”?“逼真再現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幽會場景”、“西門慶7個妻妾的精美畫像”、“武大捉奸”等等所謂的“西門慶旅游項目”,除了“追腥逐臭”之外,能有多少健康眷美的文化價值?
當然,作為文學名著,《水滸》,尤其《金瓶梅》及所塑造的西門慶,內在的文學、文化價值確實客觀存在,不容抹殺。這誠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金瓶梅》乃“最有名的世情書”,“作者之于世情,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這表明,“西門慶”的最大價值在于對其背后所代表的世情世態的真實“刻露”、充分諷喻。
顯然,如果我們對這種反面的“刻露”、諷喻不以為然,反而樂于正面欣賞甚至艷羨,那么,作為文學形象的“西門慶”的價值,實際上也就被顛覆埋沒了。當然,反過來看,這種價值顛倒的欣賞心理的普遍存在,乃至被競相追逐,或許也恰恰說明,西門慶身上所寓意的世情,于我們今天的世情,確實存在某種暗合相通,甚至惺惺相惜之處——西門慶熱衷于欺男霸女、妻妾成群、個人生活極盡糜爛,今天我們不是也有“韓局長日記”、“貪官95%以上包養情婦”之類的事實完全可以相“媲美”么?西門慶善于買通官府、官商勾結,成為手眼通天的地方一霸,而今天我們在許多黑社會性質案件,如重慶文強案中,類似的情節、事實不也是不遑多讓。
就此而言,“爭奪西門慶”事件,雖是新聞,卻其實不妨當小說讀,品讀其背后對今天我們某些真實世情的“刻露”、諷喻。只是,兩省三地“爭奪西門慶”,這“醋”吃得有點離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