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投資機會屬于誰
2010-12-10 01:14:53
春去春又來,花謝花又開。又到一年年末,資本市場收官之時。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待這個每天都在躁動的市場。
誠然,目前中國正處于轉型的時期。海外熱錢暗涌,國內通脹高企,十二五規劃熱熱鬧鬧初登場。房地產市場成了眾矢之的,政策一眼望不到頭。反映在市場上,就是越來越高的發行PE,和小股票的進一步泡沫化。
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市場上的中小板,創業板中,確實有不少的公司能成為,或者說,有機會成為未來在各自行業的中流砥柱。但是,一個偉大的企業的成長總不會那么的輕易。動輒2011年50倍的估值水平,這意味著市場對于公司增長的期待已經相當之高。那么,這個時候,就更需要問問,達不到預期的可能性,會有多高?
現在的資本市場已經不比從前,產業資本在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數量龐大的解禁風潮中,我們看到不僅僅只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博弈,更多的,對于一個企業的真正內在價值的不同看法,對于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不同選擇。那么,誰對誰錯?
中國確實現在處于實際利率為負的時代。政策對于新興產業的呵護也毋庸冗述。新興的東西在初期總會經歷泡沫化。這也是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和鼓勵,起到引導資金流向的作用。但是問題在于,這種泡沫化的成本,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
除此之外,在經濟結構轉型期間,政府固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真正的經營實體仍然是企業。目前各個行業的產業龍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技術、資源、人力。他們也同樣有可能,或者說,更有可能,在各個新興行業取得進展和突破。更甚者,他們可以跨出國門,在海外獲取資源、銷售,直面最高層次的競爭,在競爭中進取,成長成為真正偉大的公司。
說到這里,我并不是擯棄小市值高估值的股票。只是,投資者不應忘記短期內這可能還是一個零和游戲。漲得越多,市場預期越充分的東西,反而風險會越大。當然還有真金白銀,但大浪淘沙更需要一雙慧眼。有的時候,轉過身來,平淡中也能遇見驚喜。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