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30 01:15:54
“溫州現在碰到的困難甚于2008年金融危機?!睖刂菔兄行∑髽I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直言。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
一直被冠以民間資本“晴雨表”的溫州,正經歷著一場罕見的民間金融風暴。
9月20日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的離境出走似乎是一個標志。胡出走第二天,溫州9家企業主“跑路”。
接下來的9月27日,溫州某企業老板沈某被曝從該市順錦大廈22樓跳樓身亡,溫州企業主所選擇的方式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從“跑路”升級為“跳樓”。
“溫州現在碰到的困難甚于2008年金融危機。”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直言。
昨日(29日),溫州市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溫州將采取各種積極措施應對企業倒閉和民間借貸風險。值得一提的是,經濟學家韓志國昨日上午通過微博透露,“溫州信貸危機如處置不當恐醞釀中國式信貸危機。”
“民間借貸超出相對安全范圍”
《溫州日報》官網甌網刊發的新聞發布會內容顯示,企業總體運行良好,但企業關停倒閉呈現從年初個別逐步向群體、由微小向中小型企業蔓延,并有擴大趨勢;企業關停倒閉對銀行業機構產生的影響還只是局部問題,但潛伏的風險不斷增大。
發布會還透露,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呈逐步增加的趨勢,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加大,據法院部門統計,截至8月底,全市累計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數同比增加25.73%。1~8月份,該市公安部門立案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17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涉案金額5.5億多元。其中8月份發生了3起,涉案金額7339萬元。
發布會消息顯示,溫州民間資本超過6000億元,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長,其中參與民間借貸的資本約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左右。今年以來,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持續上揚,8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首次突破25%,比年初提高2.08個百分點,9月份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又升到25.44%,處于階段性高位。
“民間借貸中,往往利息越高,潛伏的風險越大。”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認為,目前,民間借貸超出了資金鏈條不能拉到很長、沒有多少中間環節的相對安全范圍。
據了解,截至8月底,溫州全市銀行存款余額7332億元,同比增長12.23%。而在企業密集、民間資本活躍的龍灣區,數據顯示,該區8月末全區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96.91億元,同比增長25.7%;鹿城區也出現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增加的現象,城區金融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該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270.6億元,同比增長25.0%。
“這意味著受恐慌因素影響,部分民間資本進入銀行儲蓄。”馬津龍認為。
確保銀行業不抽資壓貸
9月28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穩定規范金融秩序 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各家商業銀行也紛紛開始與企業對接,保證溫州企業資金鏈不斷裂。下一步,溫州將組織25支工作組,每組由一位副縣處級干部帶隊,進駐溫州25家市級銀行業機構,協助銀行業做好銀企融資對接,確保銀行業不抽資、不壓貸。
在信貸資金保障方面,《意見》明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資金傾斜,確保小企業貸款增速高于貸款平均增速。從現在起,銀行業機構要按照企業信用等級不同,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實行利率優惠政策(此次銀行支持企業是短期政策且貸款新舊有別,原來貸款不能享受現在優惠),貸款利率上浮最高不得超過30%;對已出現危機的企業,也要盡可能給予資金幫扶,支持重組。
《意見》稱,對資金確實困難的企業,繳納稅費時經申請審批后予以展期。要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對于已經出走的企業主,溫州市還表示,敦促其盡快返回,組織處置;對繼續回避的,公安、勞動保障等部門要強勢介入,嚴查快辦;對惡意久薪,搞“假倒閉”、“假出走”、“假破產”的,要從嚴從重處理。企業主管部門、銀行業機構和公安機關要相互配合,必要時控制相關人員出境。
與此同時,《意見》也對民間借貸作出規范要求,如加強典當商行、擔保公司、各類投資公司、寄售行、舊物調劑行等的管理。近期暫緩各類融資性中介機構的審批設立。加強風險防范,各類經營費率、業務手續費等嚴格控制在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以內,防止出現非法金融活動。對頂風作案、暴力討債等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同時,支持在商業銀行基準貸款利率4倍以內的正常民間借貸,對在規定時限內自行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并退出非法收入的利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專家呼吁削減借貸中間環節
“溫州目前出現的問題不正常,主要是區域性的。”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1~8月份,私營企業實現利潤8871億元,同比增長45.6%,銀根緊縮,其他地方也存在類似情況,溫州投機氣氛較濃厚,目前市場波動比較大,呈現出現危機較為嚴重。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戴志敏則認為,溫州問題現在已經暴露出來,溫州企業投資遍布全國甚至海外,投資產業多元化,可能會對整體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政府出臺的只是臨時性政策,關鍵要靠企業自己。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日前建議說,中國的監管體制為了適應民間的發展,也有必要從 “單線多頭”的監管向“雙線多頭”式的監管轉變,應該加強地方政府監管,在地方政府這一級建立單獨的監管機構,來對區域內的民間借貸行為進行監管。
在呼吁政府規范民間融資的同時,溫州市市場營銷協會常務會長、溫州市僑宇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良溪認為,中間環節不僅抬高了民間利率,而且擴大放貸范圍與風險,可以建立類似上市公司委托貸款的模式,借貸雙方皆有保障,資金通過銀行直接流向借方,這或許也是一次較好的嘗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