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4 01:10:46
每經編輯 董華 每經記者 李凱
董華 每經記者 李凱
雖然基金的生存現狀并不理想,但開辦新基金公司卻依然具有不小的魅力!
隨著今年2月德邦和3月華宸未來兩家基金公司拿到“準生證”,使得從2010年以來已有11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也使得公募基金的隊伍擴大到71家。
雖然基金公司的數量大幅增加,但低迷的資本市場,卻使得基金公司的生存舉步維艱,難以邁過“溫飽線”,從而使得虧損的基金公司數量也是大幅提升:國金通用2011年虧損1.34億元,財通基金虧損超過6000萬元,方正富邦去年凈虧損3400多萬元……
看看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就不難看到這些新基金公司所面臨的窘境!
新基金公司難逃虧損命運
2011年金鷹基金扭虧了!不過能像金鷹基金這么幸運的畢竟少之又少,在資本市場不景氣、新基金銷售低迷的雙重影響下,基金公司2011年的收入普遍下滑。
“由于渠道費用的不斷提升,如果之前公募基金規模能夠達到80億元就能盈虧平衡,那么現在可能就需要100億元了!”這個觀點被不少業內人士所提及。
即使按照80億元來作為衡量指標,2010年以來成立的基金公司都還相去甚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同花順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以后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平安大華目前有兩只產品,去年末公募基金規模為27億元,已經在新基金公司處于領跑地位了;而2010年最先成立的紐銀梅隆,到2011年年末,其規模卻不到10億元。
再看看已經亮相的基金公司經營業績:國金通用基金虧損1.34億元,財通基金虧損超過6000萬元,方正富邦基金虧損超過3400萬元……
“雖然還有不少新基金公司的業績看不到,但從目前的規模來看,這些新基金公司顯然難以逃脫虧損的命運!”一位資深基金人士如此指出。
顯然,2010年成立的3家基金公司,2011年成立的6家基金公司,以及今年成立的兩家基金公司,都將成為虧損的“生力軍”。
投研建設缺乏人才
虧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首先是人才問題。
對于老基金公司而言,人才問題是個“老大難”,更何況新基金公司,要想找到優秀的人才就更難。記者了解到,目前新基金公司的人才來源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股東方,一個是尋求基金行業的有經驗的人加盟。
股東背景是新成立基金公司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股東背景強大,又有很強的投研能力,那么就能給基金公司輸送一些有實力的人。如果沒有,就只能從基金行業挖了。比如長安策略就挖來了原中郵投資研究部總經理吳富佳,浙商新思維混合就挖來了原中銀副總陳志龍等。
不過基金公司人才整體缺乏,挖人成效也有限。有報道稱,去年下半年成立的一家基金公司,目前投策委員會5名成員中只有一人管理過1只公募基金,其余均無公募管理經歷。
“投研團隊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出一個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如何,投資能力是一個基金公司的生命線。新基金公司團隊剛建立,人員需要磨合,再加上投研和制度體系都不健全,導致產品創新存在很大的困難。”某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難支高昂費用
除了人才問題,讓新基金公司疲憊不堪的還有高昂的費用。新基金公司一成立,就開始“燒”股東的錢。
國金通用以虧損1.34億元,成為去年最能“燒錢”的新基金公司,資本金從1.6億元減少到2596萬;能“燒錢”的還有財通基金,去年虧損6000萬,隨后不久,大股東升華拜克就連忙把注冊資金從1億增加到2億。3月15日,天弘基金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注冊資本金由1億元增加至1.8億元。
除了籌備費用高昂,基金公司的運營成本也在不斷增加。上述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還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場競爭加劇使得基金公司的各項運營成本水漲船高。老公司畢竟家大業大,尚可維持,但是剛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就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只能苦苦死撐。
近年來,A股市場疲軟,新基金發行尤其困難。在渠道為王的現實下,新基金公司由于剛開始合作,發行就更困難,銀行發行檔期排隊緊張,和銀行議價能力也非常弱,付出成本要比老基金公司高許多。為了增大首發規模,新基金公司只能不斷地增加投入。因為前幾只產品對于基金公司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規模上不去,基金公司未來發展會更難。
不過,就算是如此艱難,新成立基金公司上報產品還是非常積極。
2010年成立的紐銀梅隆和2011年成立的平安大華,現均有兩只基金,正在申報兩只。2011年獲批的富安達基金、財通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等均已經有一只基金,申報一只。
記者了解到,新基金公司都以偏股型產品打頭陣。“畢竟偏股型基金更能反映一個公司的投資能力,目前市場也是在底部區域,這個時機發行可能更容易有上升空間,但是面臨的困境是,目前市場對新基金發行不認可。”某新基金公司內人士稱。
新基金公司虧損為常態
行情的低迷,加上新基金發行的尷尬、開放之后遭遇的贖回,使得新基金公司成為了虧損大戶。尤其是國金通用和財通基金,去年的虧損額度分別達到了1.34億和6000萬。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燒錢的速度可謂“與日俱增”。
紐銀梅隆
成立于2010年6月的紐銀梅隆基金公司,在大股東西部證券2010年年度報告中顯示,該基金成立當年實現營收收入148.03萬,凈利潤為-4350.43萬。
財通基金
去年5月成立的財通基金,年末實現營收收入292.38萬元,凈利潤-6383.70萬元。值得一提到是,因為公司去年年末的虧損,大股東把注冊資本金增加到2億。目前該公司旗下財通價值動量基金已經成立,首募規模為10.59億份。目前獲批的還有一只財通多策略成長基金。
方正富邦
方正富邦成立于2011年6月,注冊資本2億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其參股的方正富邦基金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6.41萬元,凈利潤為-3434.70萬元。
旗下第一只產品方正富邦創新動力去年12月26日成立,募集規模13.13億元。
國金通用
2011年,國金通用虧損1.34億元,資本金從1.6億減少到2597萬元。該公司自2008年籌備后數年時間內,國金證券作為大股東一直為基金公司籌備組墊付款項。截至目前,該公司投研團隊仍在建設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