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6 01:18: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通過借殼港股,很多地產商有機會借到在A股市場無法借到的低利率貸款,但真正通過借殼成功募集低成本資金的企業并不多,上實城市開發(00563,HK)算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2010年6月,上實控股成功收購中新地產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后完成對中新地產的重組并借殼上市,中新地產更名為上實城市開發 (以下簡稱上實城開)。至今,上實城開除了在2011年向 “自己人”(上實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SIHLFinanceLimited)無抵押計息借貸了10億港元,借款的利率為5.5%;以及向公司高管以高于當時市價的2.98港元/股售出5600萬股購股權外,并沒有對外公布其他融資。
上實城開2011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共111億港元的貸款中,大約八成屬于銀行借貸,另有兩成屬于其他貸款。而“其他貸款”大部分來自上實集團內部,上實給出的借貸利率僅為5.3%~6.1%。如果不考慮資本化利息支出,該公司去年的平均融資成本支出占各類借貸總額的10%以上。根據該公司公布的貸款利率,該公司固定利率貸款利率達到5.5%~12.7%,浮動利率也達到5.3%~9.1%。
與上實城開相比,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出于人民幣升值的考慮,以及人民幣貸款周期短利率高的因素,大量使用海外銀行貸款,并通過發債降低融資成本。年報顯示,公司平均融資成本僅為3.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向上實城開投資者關系部門發出采訪提綱,詢問借殼上市在融資成本和公開市場募資方面的優勢,但后者未予回應。
此外,上實城開借殼上市,還和上實控股控制的另一家地產開發企業上實發展(600748,SH)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業競爭。盡管上實集團高層此前曾表態將重組兩家公司的地產業務,但截至目前上述重組并未實現。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薛迥文說,對房地產公司來說,借殼港股并不是為了純粹為了降低融資成本或獲得再增發機會,更大的意義是增加融資的便利性。房產專家陳晟則指出,借殼港股的更大意義在于給各家地產公司一個國際化的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