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9-12 08:20:34
陸修遠 每經記者 趙鵬 發自上海
近日,融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信資源,00578.HK)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合動煤業已于8月31日與合營伙伴簽訂協議,出售公司持有的雙方合營企業全部股權,共計套現凈額約9702萬港元,用作公司運營資金?!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呔痛耸轮码娙谛刨Y源了解情況,直至記者截稿時止,仍未對采訪要求做出回應。
中報表現不佳 公司賣礦套現
作為河南省第一家在港上市的煤礦企業,融信資源(曾用名:合動能源、中國煤層氣)于2006年在港交所借殼上市。
本次交易中涉及的合營企業為成立于2009年11月的河南裕隆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隆能源)。交易前,該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60%)和融信資源(40%)。
2010年6月和7月,合動能源通過裕隆能源分別完成了對位于河南平頂山的藍翔煤礦和天源煤礦之股權收購。本次融信資源出售裕隆能源股權,也就意味著公司將同時失去上述兩個煤礦的相關權益。
查詢融信資源2012年中報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公司財務數據表現不容樂觀,其中凈資產收益率、主營利潤率和營業利潤三項指標同比分別下跌多達359%、671%和246%。公司方面對此的解釋為:因河南省內發生煤礦意外事故,當地政府部門勒令省內所有中小型規模的煤礦繼續停工停產,公司之附屬公司擁有的所有五個煤礦都在其列。
而之所以會在此時出售股權,也正是由于合營企業擁有的兩個煤礦長時間暫停營運,公司認為其無利可圖,故選擇出售,以增強公司現金流。
實體經濟低迷 炒礦成投資方式
但查閱公司往年公告可以發現,融信資源分別于2010年與2011年有過試圖出售公司“無利可圖”資產的情況,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自去年以來在資本市場上頗受關注的“炒礦熱”。
針對目前煤炭市場上流傳的“挖煤不如炒礦”說法,華安證券財富管理中心(上海)副總經理、首席投資顧問石建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炒礦熱”的根本原因還是受實體經濟低迷的影響。
他認為,由于實體經濟尚未走出低迷,煤炭開采等行業面臨著前期庫存較多,繼續開采無法獲得相應的效益;且由于目前我國煤電聯動的機制,電價因為關系到國計民生,并沒有太大的漲價空間,相應的煤炭價格也有一定的計劃性,這兩方面的因素決定了從事煤炭開采企業的利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對于涉礦企業的買礦行為,石建軍認為可以將之看做是一種投資,“只要有通脹因素,或者貨幣增發的趨勢不變,那么礦的價格也就會上漲,也就是所謂資產價格上升。”作為一種投資,他認為,雖然買礦不開采不會對實體經濟帶來好處,但這只是企業個體行為,雖不提倡,但也無可厚非。
他同時指出,企業涉礦從其經營策略上可以區別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分散風險,平衡主營業務;另一種則是把炒礦當成是一種投機。
涉礦企業情況不一
石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列舉了房地產企業的例子。
由于目前房地產市場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對于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公司的主營業務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為了控制風險,這些公司選擇用一部分資金購買礦產資源,實際上就是為了當主營業務出現較大程度的滑坡時,減小對公司整體造成的沖擊。
而與此相對的,也有一部分企業純粹將炒礦當成是公司盈利的主要途徑。這種企業完全將礦產當成是一種虛擬經濟的交易產品,由于虛擬經濟容易炒作的特點,可望借此獲得較高的收益,而“炒礦熱”就是這樣炒出來的。
對于“炒礦熱”,石建軍認為:當市場處于下滑的過程中,買礦肯定是虧的;反之當經濟形勢已經見底,有望逐漸的回升的時候,買礦就是正確的選擇。當被問及如果“炒礦熱”退去,是否會對涉礦企業的業績造成較大影響時,他表示:如果純粹是將炒礦當成一種投機,確實會遭遇這種困境,但如果僅是作為平衡主營業務風險的措施,則并無大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