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4 01:13: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在房地產調控持續從緊的大環境下,去年國內各種投資品表現不佳,這也增加了投資者為資產保值增值的難度。不過,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 “吸金”效應卻不容小覷。為了避免行業同質化競爭,在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之外,各大銀行也發力向理財等中間業務轉型。
面對目前銀行存款利率低、經濟緩慢復蘇的情況,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市場機遇,選擇適合自己投資風格的理財產品,2013年理財產品的設計又將有什么新的趨勢?《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近日專訪了東亞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請他就上述問題一一作答。
不建議頻繁買賣超短期產品
NBD: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形勢依舊不甚明朗,基于對新的宏觀形勢的研判,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中,東亞銀行為投資者準備了哪些有針對性的產品?
陳柏軒:2013年的全球經濟將經歷緩慢復蘇的過程,主要發達國家的利率將在201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維持在較低水平,在此之前,投資的一大背景都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中進行。
針對當前的市場環境,投資者應從資產配置及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角度考慮,一方面可適當考慮增加新興市場股票資產的配置比重,另一方面可適當配置新興市場債券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防御性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作為均衡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仍能提供理想的投資機遇。長期看,相比發達市場,投資于更具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將能獲得息差和貨幣升值的雙重回報。
此外,2013年的全球經濟依然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歐債危機和美國財政懸崖等風險因素在新的一年仍會繼續左右市場敏感的神經,市場大起大落將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現,投資者應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選擇理財產品。
從理財產品期限看,目前東亞銀行推出的具有季度提前觸發機制的3~5年期的人民幣保本或部分保本產品表現最佳;從投資成本及收益的角度看,中長期產品比超短期的產品更具優勢,不建議投資者頻繁地買、賣超短期產品。
對市場的分析和研判是關鍵
NBD:理財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是重要一環,相比中資行資金池類產品,外資行的優勢在于對經濟基本面的研判,主打的是結構性產品。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大家談“結構”色變,您認為投資者應該對這類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有怎樣的正確預期?
陳柏軒: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期間,金融市場遭遇恐慌性拋售,部分理財產品因此表現不佳,市場風險厭惡情緒上升。2008年~2009年,銀行主打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和保本類理財產品。
2010年,宏觀經濟呈現企穩復蘇跡象,風險極端厭惡情緒有所好轉,投資者開始嘗試風險資產的配置。2011年,歐債危機發酵,大量資金被抽回歐洲市場“補血”,市場又出現了一波大起大落。2011年四季度以來,樓市持續從緊,A股市場表現不佳,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投資渠道受限的背景下,投資者布局海外的需求又開始上升。
結構性產品并沒有好壞之分,和資金池類產品相比,只是風險防范的方法和操作方式不同而已。例如,銀行會通過一些固定收益類產品為客戶保本,再通過期權、掉期等操作,為客戶爭取額外的收益。在動蕩的市場中,運用結構性理財產品,可以使投資者在到期本金或部分本金保障的前提下,爭取潛在高收益。
總體來看,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根據保本程度的不同,結構性理財產品可以分為保證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及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風險越大,預期收益率一般而言也會越高。
因此,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資產配置情況進行選擇,建議所購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不應大于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NBD:上述結構性產品,背后包含著一系列復雜的對沖操作,這些操作有些是由外資行的自營部門負責做,有的則委托給外部的投行??蛻魶_著銀行的招牌買產品,但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并不受這家銀行控制,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陳柏軒:對沖操作由誰來做并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對市場趨勢的把握和對經濟的研究分析能力,只要走向判斷正確,同時幫客戶把握準確的進場時機,再加上專業的操作,客戶就能在不同的市場中獲得絕對的正回報。
無論是針對理財產品本身或是合作機構,商業銀行責無旁貸應建立科學、透明的理財產品銷售管理體系和決策程序,嚴格的新產品審批流程及后續評估體系,高效、嚴謹的業務運營系統,健全、有效的內部監督系統,以及應急處理機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