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7 01:00:07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我們看到網上說的國債期貨推出的時間是9月6日的消息了,但中金所這邊還不確定確切的日期。不過,根據7月底證監會的相關文件,我們推測應該是在9月上旬,具體哪天還不是很明確”,中金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到。
無論是網傳的9月6日,還是中金所方面證實的9月上旬,經過多年的沉寂和長時間的再準備,國債期貨離其重新上市之日,將只有數周之遙了。
“銀行方面是在做前期的一些基本準備,包括研究交易規則,和銀行的內部風險控制”,上海農行的一位負責債券業務的顧姓老總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銀行還沒有獲得參與國債期貨的準入資格。業內人士稱,這也是為什么目前很多銀行去收購期貨公司的原因。
參與者主要是機構/
“期貨公司早已開始做一些交易軟件及客戶開戶的準備工作了”,一德期貨研究院呂新明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債期貨的交易和商品期貨的交易差別并不是很大,具體一些交易情況基本都是相通的,而客戶的開戶交易編碼和股指期貨交易的是一樣的,因此并不會給客戶帶來太大的不便。”
呂新明所指的 “交易編碼”一致,是指那些已在中金所開通了股指期貨交易的客戶,在國債期貨上市交易之后,只需要關聯一下,就可以展開正常交易。
“但是參與交易的客戶必須要通過投資者風險考核制度的評估,當評估合格后,才可以直接展開交易”,呂新明介紹,這個“風險評估”工作,是要在期貨公司來完成的。
對于目前咨詢開戶的客戶多不多?呂新明介紹,“目前參與國債期貨的個人投資者非常少,市場需要先運行,預熱,等客戶活躍度和流動性都上來了之后,個人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才會提高”。
多位期貨人士向記者表示,“大部分的潛在客戶在銀行,主要的參與者是銀行、基金、資管和少量的期貨私募。一開始的時候,肯定不會像股指期貨那么成熟,需要一段時間的運行。目前的個人參與者很少”。
對于,目前銀行還尚未獲得期貨投資的準入資格。呂新明指出,“規則放開之后,如果銀行想要參與國債期貨,還是必須要通過期貨公司。這也是為什么目前已有很多銀行去收購期貨公司的原因。其原先的辦法是想自己申請,成為具有獨立席位的會員,但從目前來看,政策是不會允許的”。
銀行進行前期準備/
“關于國債期貨,銀行方面是在做前期的一些基本準備,其中包括研究中金所所發布的文件資料,及銀行內部風險的控制。當然銀行員工的一些培訓工作也在進行。”上海農行的一位顧姓老總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銀行還尚未獲準參與國債期貨,因而一切后續準備還需要看證監會的相關政策來進行。
然而,對于國債期貨帶來的交易機會,很多機構鑒于上次國期債券失敗的教訓,亦多持觀望態度。“期貨圈”總經理曹軍就告訴記者,對于國債期貨帶來的交易機會,現在還不好判斷。畢竟自1995年以來,中間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相關國債期貨的消息,所以一些機構心存顧慮,可能推出的第一天成交量不會太大,活躍度也不高。
光大證券的“8.16事件”,讓一些關注國債期貨的人士紛紛猜測國債期貨的推出有可能被推遲。對于該疑問,證監會專門于8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表示推出國債期貨是國務院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國債期貨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過程中。
中國的國債期貨始于1992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先開放了國債期貨交易,共推出了12個品種國債期貨合約,只對機構投資者開放,但開放的一年內交易的活躍度不高。
1993年10月上交所對國債期貨合約進行了修訂,開始了向個人投資者開放。接下來的兩年里國債期貨交易日益活躍,隨之市場上的投機氛圍也愈發濃厚。由于1995年發生了兩起國債期貨違規事件,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暫停國債期貨交易,中國的首期國債期貨交易試點以失敗告終。
一德期貨呂新明分析指出,此時推出國債期貨的意義深遠。一是有利于利率市場化;二是有利于公司債、企業債規避風險;三是除了銀行,保險,券商等機構加入之外,大量的散戶也相繼參與到市場中來,這有利于市場利率的穩定;四是有利于小微、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五是推出國債期貨是匯率市場化的一個前提,從而成為金融大國,提高國際影響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