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2-17 11:55:37
統計數據顯示,陜西務工人員分布曲線在2013年末出現“拐點”。當年,陜西全省外出務工人員中在省內就業的占總數的56%,達到389.3萬人,本地就業人數首次超過外出就業人數。
“多掙一千元,不如回家陪爸媽” 透視用工大省農民工就業觀新變化
新華網西安2月17日電(記者 陳晨)元宵節前后,各地相繼迎來農民工返城求職高峰。記者在西部用工大省陜西采訪了解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春越來越多農民工更愿意在“家門口”找一份工作。從當年的勞務輸出大省,到省內就業人數首次過半,陜西用工市場在迎來“拐點”的同時,也面臨著務工者“求近、求穩、求舒適、求發展”等諸多全新訴求。
“多掙一千元和每天回家陪父母,我肯定選擇后者”
春節后的西安春寒料峭,雨雪總是不期而至。家住西安市灞橋區農村的王明卻顧不得天氣寒冷。從正月初九開始,26歲的他就每天擠著公交車,穿梭于西安多個勞務市場找工作。一星期下來,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了六七頁招聘信息,王明心里對西安的就業行情“有了底”。
“一線操作工人收入大多在2000元-3000元,個別企業能達到3000元以上。”對于這樣的薪資,王明坦言早有思想準備,盡管這比他此前在浙江工作的收入少了一截。“有得就有失,多掙一千元和可以每天回家陪父母,我肯定選擇后者。既然回來了,就要看到好的一面。”
僅僅幾年前,王明曾對這道選擇題給出不同答案。2006年,18歲的他遠赴寧波務工,此后輾轉多家企業。春節前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五金制造廠做工人,月薪5000多元。然而,年邁的雙親、難以扎根的異鄉、高企的生活成本,最終讓他下定決心回到西安。
王明并非是從沿海發達地區“逃離”的個例。元宵節后,在西安、咸陽、渭南等地的招聘會現場,記者不時見到返鄉求職的農民工,其中甚至出現了大量“90”后的身影,他們曾被認為更加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
幾位返鄉就業的農民工告訴記者,在家門口生活的便利,沿海與內地間日益縮小的收入差距,是促成“回流”的重要原因。而陜西當地經濟發展提速,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諸多重大項目、產業園落戶所帶來的企業用工量大增,為回鄉就業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用工需求較大的主要以本地企業為主。”陜西省勞務交流指導中心主任付鯤鵬說,目前,陜西農村勞動力省外就業增速減緩,省內轉移就業增速加快,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就業已成趨勢。
統計數據顯示,陜西務工人員分布曲線在2013年末出現“拐點”。當年,陜西全省外出務工人員中在省內就業的占總數的56%,達到389.3萬人,本地就業人數首次超過外出就業人數。
“地域就近化、工作趨穩化、崗位舒適化”
記者采訪發現,與早先“討生活”的“生計型務工”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務工者將職業前景、發展空間、興趣愛好作為求職的考慮因素。在“求近”的同時,“求穩、求舒適、求發展”訴求明顯,農民工就業觀念正呈現出“地域就近化、工作趨穩化、崗位舒適化、更看重發展前景”的深刻變化。
西安市文藝路、張家堡等地有多個自發形成的露天勞務市場,每年春節過后,這里都會聚集大量以打短工為主的農民工。記者在這些地方發現,以往手持電鉆、油漆桶等工具沿街而立的農民工大量減少,而附近正規的勞務市場內則人流量激增。
已在西安生活3年多的陜西隴縣人韓朱文一直以打零工為生,今年他決定告別“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狀態。“打短工畢竟沒有保障,沒活兒干就沒飯吃?,F在想找一個長期穩定工作,能簽合同、交社保,這樣咱心里也踏實。”
期待穩定、不再“工漂”,是包括大量新生代農民工在內許多務工者的心聲。陜西省就業服務部門一項針對當地8個勞務輸出大縣843名外出務工人員調查顯示,愿意繼續在原單位工作的務工者已占總人數的51%。
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30歲以下的新生代占農民工總數的36.8%。而隨著農民工向中西部地區加速“回流”,越來越多在沿海地區“見過世面”的農民工不再接受強度大、薪資低、環境差、操作枯燥的工作,對職業的舒適度、愉悅度有了更高要求。以往被認為是佐證“新生代農民工不能吃苦”的諸多條件,越來越被企業所接受。
“員工有宿舍、獨立衛生間、淋浴房、暖氣和網絡,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男員工也有10天陪護假。傳統節日發放人性化關懷的福利品,經常開展文體活動。”雪花啤酒西安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專員孫信靜表示,許多“90后”都在發達地區闖蕩過,見過好企業是什么樣子。他們往往更加注重生活品質,看重工作的人性化和舒適度。
觀念之變或倒逼企業苦練“內功”
業內人士表示,農民工就業觀念之變將倒逼企業苦練“內功”,更新發展思路。而提升“軟實力”所帶來的隱性成本,將在客觀上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一些經營思路陳舊、轉型緩慢、無法適應勞動者需求的企業,將面臨被務工者“用腳投票”淘汰的危險。
西安市人社局職介中心策劃咨詢部部長張戰倉說,統計顯示,86.3%的西安被調查企業今春人工成本將上漲,平均漲幅在10%左右。“這一壓力將迫使企業改變過去的粗放經營模式,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2008年至今,廠里的用工成本增加了50%,但產品價格幾乎沒有上漲。去年產值、收入都在下降,現在只能靠工藝改造、設備更新來降低人工成本。再不轉型,真的很難堅持下去了。”西安市一家民營機電設備廠負責人張樹峰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霍學喜表示,就業供需狀況、勞動者就業觀念的諸多新變化,使得普通勞動力有了改善工作質量、維護自身勞動權利的可能,有利于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完善市場規制,促進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農民工就業觀念的“四化”之變,也呼喚著“人的城鎮化”盡快破題。記者了解到,從“外來”務工者早日轉變為“本地”產業工人,依舊是農民工“不變的心愿”。無論身處何地,“融入城市”都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從上?;貋?,是因為那里扎不下根,買房、落戶門檻太高。在西安,希望能找到可以幫助我落戶,至少讓我感到歸屬感的工作。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真正成為一名城里人。”陜西大荔縣“90后”務工者李軍說。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17/c_119364081.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