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2-09 07:35:43
受高基數和外需疲弱等影響,11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均遠低于市場預期,出口增速創7個月低點。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我國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4.9%;進口0.97萬億元,下降6.5%;貿易順差擴大60%。分析人士指出,外貿全年目標實現無望,中國經濟穩增長壓力不減,政策寬松預期將延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11月進口出現負增長,順差進一步擴大,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內需求疲軟,揭示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另外一個原因與11月人民幣匯率走勢有關,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帶動大宗商品價格往下走,我國每年進口大量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也是帶動進口下降的原因。
中金公司發布報告稱,11月出口增速放緩有一定的高基數因素,另外今年11月工作日天數比去年少一天;但從環比看,11月出口季調后增速下降,反映出口動能減速,出口減速將進一步增加政策穩增長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進口均價普遍下跌。前11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8.46億噸,增加13.4%,進口均價為每噸633.6元,下跌21.4%;原油增加2.78億噸,增加9%,進口均價為每噸4662元,下跌3.8%。
分地域來看,今年前11個月,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2.05萬億元,下降8.9%。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保持增長。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3萬億元,增長8.9%。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09萬億元,增長5.2%。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75萬億元,微降0.7%。
海關總署報告還顯示,11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較10月下滑。1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0.8,較10月下滑0.9,連續兩個月下滑,預示今年底明年初我國出口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王軍認為,受國內經濟下行和國外經濟復蘇不強勁等因素影響,今年全年外貿增長6%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數字,而明年進出口增速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指出,進出口低于預期,預示著不僅今年年底不好,2015年也可能繼續承壓;今年出口看來難以實現目標增速,預計明年出口名義增長8%左右。
作為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一直被視作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針對進口不振導致貿易順差屢創新高的情況,我國政府密集出臺措施要求加強進口。繼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后,國務院辦公廳于11月公布了《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提出八大措施,進一步加強技術、產品和服務進口。
“現在看來中國出口‘新常態’至多是跟GDP保持同步,很難有大幅增長,未來期望通過自貿區戰略和‘一帶一路’等的推進,能夠起到帶動出口的作用。”李慧勇說。
分析人士還預計,中國11月進出口數據異常疲軟,將倒逼更多刺激措施出臺。市場將期待采取更多降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
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鵠飛指出,在當前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匯率貶值預期重新抬頭的背景下,考慮到中美利差平衡的預期變動影響,央行很可能繼續維持貨幣市場流動性“結構性缺失”的緊平衡格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