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01:18:0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近日,環保部轉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的工作方案》(高檢發偵監字〔2015〕2號),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的精神,加強環境保護與司法機關的銜接配合,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
隨著環保與司法銜接配合的不斷深入,對環境犯罪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增強。數據顯示,去年,地方各級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總計2180件,超過2013年的3倍,公安機關受理2080件,比2013年多受理1443件,受理率達95.4%。浙江省移送案件1036件,約占全國總數的50%,廣東、河北、福建移送案件均超過百件。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認為,環保部新部長上任后,有一些大動作,在環保執法上會進一步趨嚴,環境執法“動真格”,環境污染犯罪案件肯定會增加。
環保部在通知中,明確對于信息報送不及時、環境行政處罰松軟、移送司法案件少的地區,環保部將點名批評,并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該地區督查督辦。對發現的包庇縱容環境違法犯罪、嚴重監管失職的案件線索,環保部將直接移送最高人民檢察院處理。
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定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重點監督對于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卷,環保部門該移送不移送和以罰代刑以及職務犯罪現象。
環保部要求,對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案件該查不查、該移送不移送,干擾案件查處,甚至包庇縱容的,要求依法依規移送紀檢、檢察機關追究責任。
環保部研究與司法機關聯合建立獎懲結合機制,將查處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開展聯合執法情況等納入目標考核,組織開展年度表彰獎勵工作,對嚴格執法、偵破重大環境污染案件的有功人員予以表揚、表彰、獎勵。
對此,駱建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這幾年,地方環保執法過松、過軟,現在要他們轉換過來,從過去的“棉花糖”變成“殺手锏”,還需要一個過程。執法能力的建設方面需要加強,比如在線監測,虛假數據比較多,只有拿到真實的數據才能針對企業進行處罰,但是,當前企業數據造假較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