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6 01:03:01
隨著我國進入利率下行通道,以非標資產為主的另類投資才是險資重點關注的領域,險資對投資股市是比較謹慎的。此外,萬能險在險資整體規模中占比較小,絕對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記者 袁園
曾經以高收益風靡一時的萬能險,如今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昨日(8月25日),有媒體報道稱,“據中金公司測算,預計目前A股中約有5000億~6000億存量資金來自于高現價萬能險。新規若實施,來自萬能險的存量資金會逐步在5年內被置換或取出。而由于新增產品進一步收嚴,來自這一類保險公司的增量資金恐受影響。”
由于今年以來,保監會確實多次下發文件,加強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監管力度,控制保險公司高企的負債成本。因此,上述消息曝光后,引發市場震動,股市開盤急跌。不過,當日盤后,針對這一傳言,保監會在官網刊文指出,該報道不實。
但萬能險問題仍為各方關注,比如,究竟有多少萬能險資金流入了A股,萬能險以至于險資整體對A股市場究竟有多大影響等。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諸多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隨著我國進入利率下行通道,以非標資產為主的另類投資才是險資重點關注的領域,險資對投資股市是比較謹慎的。此外,萬能險在險資整體規模中占比較小,絕對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
保監會:傳言不實
近日,保監會有關部門組織召開座談會,就如何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制度征求了部分保險公司的意見。這一行為引起業內種種猜測,有報道稱,保監會此舉是擬對中短存續期產品額度計算方法、保險金額、萬能險賬戶管理、退保費設定、預定利率、年金保險形態等多方面,作出重大調整。
一時激起千層浪,與之相關的消息開始不斷被“放出”。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萬能險撤離A股”的言論。有媒體報道稱,預計目前A股中約有5000億~6000億元存量資金來自于高現價萬能險。新規若實施,來自萬能險的存量資金會逐步在5年內退出A股。
受此影響,昨日(8月25日)A股開盤急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068.33點,下跌0.57%,其他股指跌幅相仿。對于市場傳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當日盤后表示,上述傳言不實,相關文件尚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希望社會公眾以監管部門正式發布的文件為準。
同時,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需求,保監會將進一步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引導行業發展風險保障和長期養老儲蓄類產品,集聚長期保險資金,落實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這位負責人還指出,保險資金是支持資本市場發展、促進實體經濟轉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將進一步發揮長期投資優勢,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
業內:“絕對沒有那么多”
雖然市場傳言已經被保監會辟謠,但是萬能險在A股市場的存量究竟有多少,仍然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險資不斷舉牌上市公司的背景下,大量萬能險資金流入股市已不是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25638.28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7232.38億元,占比13.72%。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是整個行業的投資規模。作為保險資金投資的一部分,萬能險占比遠低于大家的預期。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萬能險產品,其持股市值合計為1131億元。
“絕對沒有那么多(6000億元),這個太夸張了。”某險資從業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險資在A股市場上的整體配置比例很低,絕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多,而萬能險在整個險資配置規模中的占比很低。此外,險資對于投資股市是很謹慎的。
以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來看,截至8月24日,兩市共64只個股的股東中出現萬能險資金賬戶,由萬能險賬戶持有的股數共有41.77億股,持股市值為655.45億元。
另類投資才是險企最愛
事實上,隨著利率進入下行通道以及股市震蕩盤整,險資在投資方面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2016年以來,險資四大類資產配置中,有一個類別特別受關注,即其他投資。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以另類投資為主的其他投資占比達到了35.10%,在各類投資中占比最高。而在今年初,這一占比僅為28.65%,7個月的時間上升6.45個百分點,是各類投資占比中上升最快的板塊。
“以壽險為代表的保險資金成本比較高,能配置非標資產就會配置非標資產。”某險企資管公司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險資尤其是一些壽險公司,會盡可能地配置非標資產,比如債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或者信托投資計劃等。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另類投資一方面在中短期內可以幫助險資獲取優于傳統資產類別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資產、負債久期錯配的問題,使保險公司能夠更好管理其償付能力。特別是在壽險行業,久期較長的私募股權、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能夠很好地滿足保險公司的投資需求。
同時,相比投資股市的期限性因素,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等另類投資與保險資金的長期性、追求穩定收益的訴求匹配度更高。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亦指出,因為非標資產尤其是債權類非標資產投資規模大、期限長、收益穩定,因此更符合壽險資金的配置需求。
此外,在謀求低風險和高收益的同時,保險公司也在逐步降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有一些產品已經出現利差倒掛現象,這給投資帶來很大壓力。”上述險企資管公司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管機構現在也會對險企銷售的保險產品提意見,建議險企降低相關產品的收益率,或者是減少高收益產品的銷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