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夜讀丨你比想象的更愚蠢

    周沖的影像聲色 2017-06-15 22:51:14

    我們都活在認知陷阱中

    有一回,我們廣州幾個寫字的女生一起吃飯。

    簡妮也在。

    她除了是寫手,還有另一重身份:女商人。經營鞋生意,專做進出口,認識許多外國客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洲商人。

    席間,她聊到自己的客商,說:“非洲沒那么窮了,他們都挺有錢……”

    我說:“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你只看到非洲有錢人,便夸大了他們的概率。非洲窮人會跑到你面前來嗎?當然不會。能來到中國,并且和你打交道的,都是非富則貴的……但這不是真相。”

    所謂幸存者偏差,也就是“死人不說話”。

    即,失敗的,沒機會在你面前說話。所以,他們不被記住,也不會被記錄。

    成功的,才出現在你面前。并入侵你的大腦,影響你的判斷。

    以一個著名典故為例。

    晉惠帝聽聞百姓饑荒,成批餓死,說:“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非?;恼Q可笑了。

    但是,如果我們是晉惠帝,恐怕也會犯這樣的傻。

    深居皇宮,所見之人,非富則貴。

    A是重臣,B是將軍,C是妃嬪,哪一個不是富甲一方?!

    即使最卑微的太監與宮女,也個個衣著華貴,月餉可觀。

    當這種信息反復刺激你的認知,你又看不到相反的人與事,長此以往,難免夸大權貴者的概率。

    即使想到有窮人,也會在潛意識中減化人數,淡化程度,繼而忽略窮人的存在。

    再舉個例子。

    80%的人一提起自媒體,難免都會說:“哇,那幫人,胸無點墨,身無長物,卻賺得盆滿缽滿,個個月入幾十萬幾百萬……自媒體的錢實在太好賺了……”

    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因為我們收聽的,大多是有了相當影響力的超級大號,粉絲多,流量大,這種大號的盈利能力當然驚人。

    如果你收聽十個大號,9個號都月入百萬,你就會非常篤定地相信:自媒體特賺錢。

    但這不是所有自媒體的盈利能力。

    全網幾千萬個自媒體,99%都是賺不到錢的。

    當我們經??吹匠晒Φ膫€例,會不知不覺擴大為范例,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充滿謬誤的理論。

    這當然是不對的。

    因為這種認知與事實相去甚遠。

    人會夸大自己看到的,忽略自己沒看到的。

    女人看到花花公子的玫瑰,聽著浪蕩子的情話,以為自己是他的今生摯愛;

    年輕人看到一個接一個的選秀明星,誤以為參加了選秀,就能大紅;

    文字愛好者以為只要寫作,就能出暢銷書;

    男人們以為只要創業,就能鈔票賺不完……

    這都是因為,大家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景象,無視通往風光的路上,那些成片倒下的前行者。

    斯坦福商學院有個講座,叫做View From The Top,專請全球政商界的頂尖人物,來分享成功之道。

    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曾來過。

    然而一位教授說:View From The Top然并卵,不如搞一個View From The Bottom,找一些創業失敗者來講。

    因為:

    1,渲染成功,容易令大家盲目。

    成功的原因太多,它可能是ABCD因素的融合,也可能是1234條件的交互作用。

    但成功者分享自己的經歷時,會專挑一個最體面、最正確、最英明、最能夠將自己推上神壇的原因,來分享給大家。

    比如每天熬夜到3點。

    比如曾經給領導天天倒茶,擦桌子。

    比如只知干活,不多說話……

    這樣一來,受眾就無法清醒地評估成本和代價。

    這就會很害人。

    巴菲特分享過一個故事,叫拋硬幣的猩猩。

    一群猩猩玩拋硬幣比賽,經過20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最后,決出一個冠軍。

    冠軍猩猩成為明星,被授予榮譽稱號“大手掌”。

    “大手掌”總結了許多成功拋硬幣的方法,為此寫了一本回憶錄,叫《大手掌回憶錄》。

    最后,大手掌在一次拋硬幣比賽中破產自殺。

    該回憶錄流傳廣泛,擁有眾多信徒,個個奉為圭臬。

    很多成功者,都如同這只猩猩一樣,在講述自己的歷程時,都會陷入到了嚴重的歸因偏差里:夸大自身的因素,忽略周圍人、事、環境以及種種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要去看看失敗者,聽聽那些消失的聲音,意識到“沉默證據”的存在。

    2,要意識到“沉默證據”的存在。

    意識不到這一點,很容易導致錯誤認知,錯誤決策。

    比如,一個人想去炒股,聽了一幫在股市中發了財的人的故事,以為股市是一個金庫,只要投錢,就能賺錢。

    他借了100萬高利貸,投進去,遇上股災,虧得至今都無法翻身。

    人和人比拼的,歸根結底,是認知。

    什么是認知?

    即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的深刻洞察。

    你要去看看在股市中破產的人,查找一下在選秀節目中消失的選手,更要想想創業公司失敗率高達90%,而婚戀中,同樣要想想家暴、被負債、離婚的比例。

    知道這些沉默證據,會讓你得到更充足的信息,在決策之前,知道有哪些變量,應該做哪些準備,思考如何規避風險。

    以前讀周濂的書時,看到他引用羅素的一句話,至今仍然難以忘懷。

    羅素說,我所信的,有可能是錯的。

    哲人尚且如此。

    我等愚人,又哪來的自信永遠正確?

    (作者簡介:周沖,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從事自由寫作。本文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周沖的影像聲色”,這是一個文藝而理性的公眾號,以文藝的筆調,以理性的思維,剖析人間事與人間情。)

    責編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