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3 18:09:00
今天科技股的大幅殺跌,對市場人氣的影響比較明顯。比如藍思科技,因為推出最高150億元的定增預案,今天開盤直接跌停。另外,聞泰科技接近跌停,其他芯片股的跌幅都不小。對于后市,我認為,機構可能還會在消費股上抱團取暖,因為消費股的業績確定性比較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整個市場表現沉悶,科技股大幅殺跌,最終滬指下跌13.58點,以2783.05點報收,回補了4月7日留下的跳空缺口。而市場成交量也在今天嚴重萎縮,滬市僅成交1841.2億元,兩市合計成交不足5000億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了今天的調整?
今天的盤面,漲停個股并不少,但熱點比較散亂,除了口罩股、中藥股等受益于疫情的板塊表現較強外,其他能夠吸引人氣的板塊,比如水泥、工程機械、金屬制品等,還算是不錯。
不過,今天科技股的大幅殺跌,對市場人氣的影響比較明顯。比如藍思科技,因為推出最高150億元的定增預案,今天開盤直接跌停。另外,聞泰科技接近跌停,其他芯片股的跌幅都不小。
此外,昨天達哥提示風險的RCS概念股,今天果然明顯分化,除了皇氏集團和神州泰岳還在大漲外,其他多只個股暴跌,吳通控股、夢網集團、佳訊飛鴻等遭遇跌停。亂炒概念的最后結果,就是一地雞毛。
為什么今天市場表現這么低迷,成交量還大幅萎縮?今天兩市成交不到5000億元,基本上就是年初至今的地量了,交易的激情,感覺一下子就沒了。關注公眾號“道達號”,及時閱讀道達投資手記。
個人認為,這可能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上周五和今天,由于節日因素,北向資金都是暫停交易。連續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暫停,感覺A股自己就找不到方向感了,不適應了,大家都比較彷徨。不知道恢復過后,外資對A股是怎樣的態度,所以大家都在觀望。另外,這兩天外圍市場本身也有比較大的震蕩。
其二,本周五,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這個關注度比較高,盡管還有好幾天才公布。對于經濟數據,由于疫情的因素,其實普遍預期大家都差不多,不會有什么好的表現。所以,對于這個,我倒認為沒必要過于擔憂。市場跌了那么多,不好說是不是已經充分反映了經濟數據的預期,但在很大程度上,應該已經有所體現。
今天,格力電器的回購,關注度也很高。格力電器宣布,擬進行不超過60億元的巨額回購,回購價格不超過70元/股。該股上周五上漲3.59%之后,今天又大漲5.15%。
關于格力電器的巨額回購,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利好消息。畢竟這是花了巨額資金、真金白銀的維護股價穩定,肯定是大利好。
不過,我倒不這么認為。格力電器本身已經是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手上也握有大把的現金,但此時,突然出巨資回購股份,說明了什么?說明因為疫情的因素,格力電器遇到的問題不容忽視。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也說了,2月份的銷售幾乎是零。
那么,因為疫情,格力電器的經營遇到階段性的暫時困難,此時花那么多錢去勉強維持股價,提升投資者的信心,這到底有何意義?倒不是說他們的目的不好,我只想說,把大把的現金花在回購上,可能效果不好,還不如投入到其他的地方。勉強營造出來的良好氛圍,最后的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關注公眾號“道達號”,及時閱讀道達投資手記。
和格力類似的是,此前美的集團也推出了回購。美的集團是2月21日推出的回購,回購價格不超過65元/股,金額不超過52億元。當時,美的集團的回購也被看做是利好,但現在,美的集團股價跌到了50元之下。
所以,對于格力電器的回購,我認為還是不要太樂觀。作為龍頭企業,如果一遇到什么事,就強行維持股價穩定,反而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對于后市,我認為,機構可能還會在消費股上抱團取暖,因為消費股的業績確定性比較高。
另外,水泥、機械、醫藥等行業,可能也是近期市場的避風港。至于科技股,很多股票已經開始二次探底,甚至創出新低,后市繼續維持謹慎比較好。
對于大盤,今天滬指回補了4月7日的跳空缺口,這是短期調整的一個重要目標。接下來,大盤的跌幅可能不會太大。隨著市場對于經濟數據的預期逐漸平穩,或許新一輪的反彈也開始醞釀了。關注公眾號“道達號”,及時閱讀道達投資手記。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20年4月13日
今日倉位:五成
明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