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5 14:33:16
據MBW消息,根據已確認的價格和行業消息,2021年發生的60多筆有關音樂曲庫和版權收購的交易,累計交易額超50億美元。隨著國內獨家版權時代的結束,在線音樂市場有望打開新競爭格局。當各家平臺在音樂版權上的差異越來越小,內容領域的差異化拓展和打法或將成為在線音樂平臺探索的新方向。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朱鵬 每經編輯 董興生
過去一年,蝦米音樂關停、騰訊音樂被罰、網易云音樂上市,音樂市場迎來諸多變局。看似獨立的事件背后,繞不開的是關于音樂版權的長期爭奪戰。
版權一直都是在線音樂市場的必爭之地。隨著唱片式微,獨家音樂版權更是一度成為頭部在線音樂平臺的“護城河”。音樂版權的交易門檻也在此過程中被巨頭一再提高,交易價格不斷攀升。
過去幾年,音樂行業的資金不斷流向版權收購。據MBW消息,根據已確認的價格和行業消息,2021年發生的60多筆有關音樂曲庫和版權收購的交易,累計交易額超50億美元。這一數字包括藝術家和詞曲作者出售的個人曲庫,以及公司(包括活躍的唱片公司/出版商)之間的音樂版權組合收購。
如今,隨著國內獨家版權時代的結束,在線音樂市場有望打開新競爭格局。當各家平臺在音樂版權上的差異越來越小,內容領域的差異化拓展和打法或將成為在線音樂平臺探索的新方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43909003
網易CEO丁磊此前曾表示:“版權是音樂產業發展的核心。版權內卷則產業發展不可能均衡、不可能充分。版權拆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公開、公平、透明的版權治理模式,尤其是版權交易體系。”
透明的版權交易體系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由信息差帶來的價格剪刀差,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大平臺借助雄厚資金構建護城河的現象。隨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各音樂流媒體平臺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版權交易市場終于迎來變革。
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獨家版權時代的終結會更有利于音樂作品的市場流通,從而觸達更多用戶。“加速版權的流通,也能讓整個版權市場更有機會迸發出更多的商業機會,這會為整個產業朝更加繁榮和健康的方向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
據報道,在上述超50億美元交易額中,近一半(約23.3億美元)用于直接從藝術家、詞曲作者和/或他們的遺產管理公司中收購,而且這類交易的步伐和價格正在加速。據估算,僅2021年12月,來自藝術家和詞曲作者曲庫的交易金額就至少價值7.2億美元。
優質創作者的版權是交易市場的香餑餑。2021年12月,索尼以5億美元收購美國知名搖滾歌手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的音樂版權,創下近幾年來個人版權交易的最高價紀錄。在國內市場,知名藝人的版權爭奪則能大幅影響平臺用戶數。以周杰倫為例,2018年,網易云音樂因為失去杰威爾音樂(周杰倫歌曲版權公司)的版權而不得不下架周杰倫的歌曲,導致大批用戶轉移至QQ音樂。
張毅認為,要把這種因坐擁獨家版權而“躺賺”的形式變成過去。“這會倒逼曾經以獨家版權作為護城河的頭部平臺或APP開始轉變其經營思路。我認為這種改變也會成為相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方向。”
除了購買曲庫外,向音樂人支付的版稅也是版權交易中的重要一環。2021年初,Spotify、蘋果音樂、亞馬遜、SoundCloud等在內的數字音樂服務提供商就向MLC交納了4.2438億美元的版稅費用,后者是美國版權局指定的負責征收和分配由數字音樂服務支付給詞曲作者和版權所有人版稅的機構。
Spotify(上)和SoundCloud(下)界面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在獨家版權時代,音樂人的價值和其所獲的利益分配并不對等。丁磊曾坦言,獨家版權時代有近一半的音樂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是行業的陪跑者。在后獨家版權時代,大批音樂創作人有望提高版權供給量,做大市場蛋糕。
但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關鍵。張毅曾表示,音樂本身的盈利模式比較復雜。“從長期來看,優質的音樂作品能通過音樂本身直接產生銷售收益、從音樂作品的差別中呈現出更好的商業價值,才是整個音樂行業更好的出路。”
過去一年,獨家音樂版權的取消,以及網易云音樂的上市,使得諸多在線音樂平臺進入發展快車道。整個在線音樂市場格局再添變數。
2021年下半年以來,網易云音樂加速音樂內容的布局,先后與摩登天空、香港英皇娛樂、中國唱片集團、樂華娛樂等達成版權合作,擁有了謝霆鋒、容祖兒、新褲子、痛仰、五條人等眾多知名藝人、樂隊的歌曲。
網易云音樂招股書顯示,公司2018年~2020年三年的內容服務成本分別為19.7億元、28.53億元和47.87億元。內容服務成本主要包括向音樂廠牌、獨立音樂人及其他版權合作方支付內容授權費。
“我們一直非常積極地和各個版權方進行談判,音樂版權方面是丁磊在親自盯、親自談,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未來,我們將非常重視版權IP運營,重視產品和技術創新,增強歌曲和人之間的鏈接,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鏈接。”談起未來在音樂版權上的規劃,網易云音樂方面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以往,在線音樂平臺一度是“得版權者得天下”,具有獨家音樂版權的平臺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天然優勢,能輕松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但如今,獨家版權的取消,意味著在線音樂賽道上的參與者幾乎在內容端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獨家版權取消后,整個行業正在從純粹的資源型競爭轉向創新型競爭。”一位接近網易云音樂的版權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稱,“以前音樂市場更多是頭部市場,但現在音樂市場正在呈現分眾化趨勢。”
在他看來,以前音樂版權的競爭更多是資源攫取的過程,而當下,音樂版權方愿意選擇和哪個平臺深度合作,用戶會被哪個平臺吸引,關鍵在于平臺對音樂內容的差異性運營和創新性服務。
每經記者注意到,早在獨家版權模式取消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也早早將目光瞄準內容領域。
“2021年,騰訊音樂進行了成立五年來最大的調整,升級組織架構、宣布成立內容業務線、定下內容與平臺兩大核心方向,內容戰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騰訊音樂方面向每經記者表示,在線音樂平臺要面向未來,一定要在音樂內容的源頭有更深的參與和服務。
蝦米音樂關停之前,在線音樂市場的“廝殺”一度讓眾多音樂平臺倒在半途。“不到十年的時間,音樂版權的價格上漲了近百倍,整個行業都受累于高昂的版權成本。”一位音樂行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
如今,獨家版權的取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版權大戰的成本。上述行業人士認為,不同于國外模式,目前國內音樂市場尚處于從獨家音樂版權轉化的變革時代,未來版權價格有望趨于對行業發展有利的理性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