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7 16:15:19
◎本期受訪消費者中,明確2023年計劃買智能手機的用戶占18.6%,還在觀望的占比最高,達42%。但也要看到,67.6%的受訪者傾向于購買4000元及以上、更高端的機型。
◎性能、存儲空間、耐用性、外觀是用戶最關注的購機前五大因素。對23.9%的受訪消費者來說,盡管沒有明確的購物計劃,還是會在看到合適產品時果斷下單。
◎智能產品中,能測血氧及監測心率的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熱度一度暴漲,但有計劃購買這兩款產品的消費者占比分別為39.2%和38.5%,依然低于平板電腦及藍牙耳機。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文多
告別2022年,各大智能手機品牌邁入2023年的客源爭奪戰。
消費有態度,數據來說話。為洞悉消費趨勢,每日經濟新聞依托專業數據智能生產和行業洞察能力,聯合基于數據分析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提供商HCR慧辰,特別策劃“消費有態度——每經消費數據洞見項目”。本項目重磅推出消費有態度系列調研、消費態度指數、消費者品牌傾向榜單、消費趨勢數據報告、消費有態度系列沙龍等產品。
本期調研通過“XMfactory體驗工廠”平臺采集和收集數據。我們向中國內地市場的智能手機消費者發放問卷超3387份,累計回收成功樣本1730份,其中七成受訪者為男性,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稅后收入超過8000元,過半居住于京津冀地區。
經過嚴密的數據評估,2023年1月(第三期)消費態度指數和消費者品牌傾向榜單新鮮出爐。后續,指數及榜單將動態更新,消費趨勢數據報告也將定期更新。
本期調研數據顯示,伴隨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下挫,“雙十一”促銷季后的各家廠商均在功能上發力,試圖占領更大的市場。
同時,隨著科技產品普及加速,影響消費者決策的因素逐漸落在了一些相對陌生且門檻較高的領域——如手機芯片,操作系統等。
一方面,盡管品牌傾向度“大勢已定”,但性能不佳的芯片也會拉低單款產品的口碑,而體驗感絲滑的系統則能反超品牌口碑,追回用戶好感。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廠商正通過將競爭從單一化的性能配置,轉向具有核心知識技術能力的芯片、操作系統、UI軟件等方面,建立技術門檻,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雙十一”過后,智能手機市場在2022年底回歸理性和冷淡。從整體數據來看,本期消費態度指數為59.2,比上期的64.5回落了8.2%,相對冷淡的消費態度延續到了新的一年。
需要說明的是,本期調研對象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本期調研數據顯示,男性的消費態度指數為61.2,女性則略低,為53.7。
消費態度指數,由每日經濟新聞依托專業數據智能生產和行業洞察能力,聯合基于數據分析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提供商HCR慧辰,通過科學問卷調研和客觀數據分析模型構建。本指數定期動態更新,反映消費者主觀消費態度與趨勢變化。
消費態度指數由購買計劃、購買意愿及購買時間三項消費者調研數據綜合折算得出。其中,購買計劃數據,是通過調研用戶半年內的購買意愿得出——我們對有購買計劃的受訪者賦10分,還在觀望的賦3分,目前沒有計劃的賦0分,依據每項占比進行加權得出;購買意愿數據,是依據用戶對半年內的購買意愿進行打分得到的加權平均數;購買時間數據是依據用戶購買時間規劃,對預計半年內購買的賦3分,3個月內購買的賦5分,1個月內購買的賦10分,依據每項占比進行加權計算得出。為便于理解與對比,三項得分相加后,對總分進行了百分制換算。
本期調研數據顯示,受訪消費者中,明確在2023年有計劃購買智能手機的用戶僅占18.6%;目前尚無購買計劃的消費者占39.4%;還在觀望的消費者占比最高,達42%。
對于有購買意愿的消費者來說,預期下單周期并不長。其中,28.7%的消費者計劃在1個月內下單;50%的消費者計劃在3個月內購入新機;21.3%的消費者計劃在半年左右入手新機。
在影響購買手機的關鍵因素方面,本期調研中,性能、存儲空間、耐用性、外觀是用戶最關注的前五大因素。相較于上期調研,價格、續航這兩個因素的重要程度掉出前五,外觀的關注度則有所提升。
67.6%的受訪消費者預算充足,傾向于購買4000元及以上的機型,千元機的消費群不足受訪者的10%。
在受訪消費者的預算范圍內,有21.8%的消費者傾向于選購華為,vivo的品牌傾向度在本期超過iPhone,俘獲了17.3%的受訪消費者。
部分消費者習慣于搭配購買,智能手機之外,平板電腦和藍牙耳機是消費者購買意愿較高的兩款智能產品,占比分別為44.3%和42.6%。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受疫情影響,能測出血氧及監測心率的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熱度一度暴漲。但這些功能只適用于部分人群的短期需求,從當期消費數據來看,有計劃購買這兩款產品的消費者占比分別為39.2%和38.5%,低于平板電腦及藍牙耳機。
不過,盡管近年來手機更新需求持續下挫,但此次調研結果仍釋放出不少積極信號。在接受調研的消費者中,2022年下單購買了智能手機的占比61.5%。其中,有明確購物計劃,并已經下單了某款機型的消費者占比37.6%。
值得注意的是,對23.9%的受訪消費者來說,盡管沒有明確的購物計劃,還是會在看到合適的產品時被“擊中”,從而下單。這意味著,對手機廠商來說,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一年更新一款差別不大機型的固有模式顯然已不可取,打磨貼近消費心理的產品才是保住銷量的王道。
手機廠商顯然意識到了提供獨特功能對于拉攏消費者的重要性。
在2022年,各廠商都在王牌旗艦機中祭出了自己的“黑科技”功能。盡管不如市場狀態巔峰時那么百花齊放,也成功地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各項“黑科技”中,華為的北斗衛星通信功能、紅米的210W快充、小米的徠卡影像相對更獲受訪消費者認可;其次是摩托羅拉的2億像素相機、iPhone“靈動島”、三星的10倍長焦等功能。HCR XMfactory資深分析師張永炬認為,不同品牌在不同功能點上的發力效果明顯,呈現差異化競爭的局面。
攝像功能仍然是2022年手機廠商“內卷”的方向。
本期受訪消費者認為,從相機的調色/質感和成片效果等維度來看,2022年各大品牌高端旗艦機中,前三名分別為iPhone14 ProMAX、華為Mate 50 Pro和小米12SUltra,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較小。其次是vivo X80Pro 3X、OPPO Find X5Pro。三星Galaxy S22 Ultra、榮耀Magic4則相差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術日新月異之時,大眾對智能手機的機型審美有“返璞歸真”的趨勢。小米就在2022年底發出了直角屏的小米13。在受訪消費者看來,雖然近期曲面屏仍是高端旗艦的標配,但46.5%的受訪者更青睞直角屏,認為曲面屏容易誤觸還遮擋視野;41%的受訪者認為微曲面或是雙曲面的屏幕比較容易接受;12.5%的受訪者更享受曲面屏帶來的“高級感”。
從品牌傾向度來看,本期調研顯示,在消費者心中,手機廠商中的“雙驕”還是華為和蘋果。
根據統計數據,以2022年各廠商推出高端旗艦機作比較,華為以0.3個百分點險勝蘋果,成為消費者最傾向的品牌,二者占比分別為16.8%和16.5%;小米占比為14.6%,排名第三。
本期調研數據中,不同系統的受歡迎程度和用戶對品牌的傾向程度略有不同,鴻蒙、iOS系統仍排名靠前且差距不大;而OPPO的ColorOS 13、vivo的OriginOS分別排名第二第三,操作系統“彎道超車”,受歡迎程度要高于品牌本身。
除了系統,消費者還關注智能手機的哪些“硬性指標”?
根據此次調研結果,78.3%的用戶表示關注到了2022年各廠商使用的不同芯片。在當前市面上相對常見的手機芯片中,驍龍8gen2以22.6%的用戶比例成為2022年以來最受用戶認可的芯片,驍龍8+、天璣9000、驍龍8gen1差別不大,A16則為17.6%。
看重芯片性能的同時,消費端也在呼吁國產手機芯片的到來。其中,47.6%的受訪用戶期望未來國產芯片在質量上是有保證的;43.2%的受訪用戶認為國產芯片可以防止被“卡脖子”;9.3%的用戶認為,國產手機芯片“可以但沒必要”。
“黑科技”帶來了可玩性,消費者的手機“依賴癥”是否進一步加???
根據本次調研結果,2022年以來,24.9%的受訪消費者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長超過10小時。其中,重度使用(每日10~15小時)的用戶占比為21.1%;3.8%的用戶每日手機“不離手”,使用時長超過15小時。
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里,用戶都沉浸在哪些軟件里?
從本期統計數據來看,2022年以來,受訪用戶最常打開的APP為社交類軟件,如微信、QQ等,占比為25.6%。其次是購物類軟件,如外賣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占比為22.7%。
買買買不只消耗金錢,還吃掉了不少時間。此外,金融支付類APP,如支付寶、股票軟件等使用率也相對較高,反而游戲娛樂類APP是此次調研中,受訪用戶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APP,占比在14.2%。
此外,智能手機設計的優化也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早在2016年,就有委員提交關于統一手機與充電器連接口的提案,2022年,全國政協委員丁磊提出《關于統一智能電子設備充電器標準端口進一步減少電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再次引發行業關注。
公開報道顯示,2022年夏季,歐洲議會和歐盟27個成員國的談判代表達成一致,同意在2024年,統一歐盟區域內所有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接口。
不論從方便使用的角度還是從循環經濟的角度,統一充電口已成為業內的一大訴求。本期調研顯示,74.7%的受訪者支持各廠商取消卡槽、統一充電口的做法。由此足見消費者期待手機的使用能更便捷。
(每經記者王晶、可楊對本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2746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