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0 22:12:31
汪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國家二級教授)高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講師,博士)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數字產業集群的基礎,然而中小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明顯落后于大企業,中小微企業數字化鴻溝突出。數據顯示,我國仍有29%的中小微企業對數字化轉型呈消極或觀望態度,近七成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在40%以下。
中小微企業數字鴻溝會影響一個國家數字化轉型,并加劇個人、公司、社區和地方之間的發展不平衡。針對數字轉型,要堅持發展優先,彌合數字鴻溝。因此,我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支持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努力縮小和彌合其數字化鴻溝迫在眉睫。
中小微面臨數字化鴻溝
第一,“標準鴻溝”。一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和實現路徑不明晰。數據顯示,六成多的中小微企業沒有提出明確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對數字化轉型“如何轉”“轉向哪”認知模糊。二是,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準不清晰,導致并非“條條大路通羅馬”。懂行業的人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人不懂行業企業,中小微企業難以洞悉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準差異,導致數字化轉型失敗率較高。三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選擇存在困難。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量體裁衣”,選擇適合不同發展階段和業務模式下的數字化推動模式,但部分中小微企業難以作出準確判斷。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通用性解決方案較少,可借鑒案例少,需要企業自己摸索。
第二,“設施鴻溝”。一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據了解,我國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尤其是數字化裝備應用比例、生產過程信息系統的覆蓋率和設備的聯網率都非常低,導致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緩慢。調研數據顯示,中小微企業采取ERP和CRM方案的僅占20%,在企業生產、運輸、銷售及管理等環節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決策提供支持的企業僅占5%。二是,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共性服務設施嚴重缺乏。數據顯示,中國大概80%的小微企業沒有數據資產。數字化設計、仿真、測試、驗證等環境建設往往需要企業自己投入,而中小微企業又往往做不了,缺乏具體的可實施方案。
第三,“資源鴻溝”。一是,“融資鴻溝”導致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力不足。據有關研究數據,我國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僅占銀行貸款總額25%,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輕資產運作的公司,缺少可信抵押資產,貸款十分困難。即使貸到資金,在目前中小微企業“能活著”成為主題的大背景下,對于投入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也不足。二是,“人才鴻溝”導致中小微企業開發和運營數字平臺能力不足。中小企業中數字化相關人才平均占比僅為20%,只有15%的企業建立了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而且,中小微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現有的員工數字化知識基礎較差。
第四,“技術鴻溝”。一是,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技術基礎較弱。調研顯示,有14%的中小微企業表示,在未來12個月不會增加任何技術使用。相比之下,該比例在大型企業中僅為4%。二是,中小微企業數字技術缺乏導致其數字安全風險突出。數據顯示,超過九成(92.3%)的中小微企業長期被黑客攻擊而不能獨立應對數字安全威脅;超八成(81.6%)的勒索攻擊針對的是10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
四方面支持企業跨越鴻溝
第一,加強轉型引導,推廣試點應用,達成“懂行”共識,消除“標準鴻溝”。一是,加強轉型引導,降低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認知差”。加強宣傳推廣,強化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降低轉型過程中的“認知差”,避免中小企業轉型“事倍功半”。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供給方發揮各自在基礎設施、數字技術、行業積累等方面的優勢,面向中小企業差異化需求,持續豐富轉型“工具箱”,提升產品服務的針對性。二是,推廣試點應用,以“先轉帶后轉”加大試點示范力度,推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鼓勵中小微企業“看樣學樣”。三是,加強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促使千行百業達成“懂行”共識。構建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能力型”生態,不斷將聯接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最新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在企業內部、行業之間、產業上下游之間形成廣泛的同頻共振,助力千行百業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
第二,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平臺賦能,彌合“設施鴻溝”:一是,適度超前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經濟發展根基。做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網絡寬帶、移動基站(尤其是5G)等通信基礎設施,還包括專門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產業政策、市場規則等軟性“基礎設施”。持續推動5G網絡規?;渴鸷椭行∥⑵髽I融合應用,積極培育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建設面向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的中小微企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二是,加強平臺賦能,幫助中小微企業轉型。建議相關部門要通過數據采集、數據開放、數據共享等措施,為平臺企業開發解決方案提供支持,并鼓勵以平臺為中心,構建生態伙伴體系。例如,借鑒法國政府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的公共在線平臺—FranceNum,加快建構平臺企業(如SaaS平臺供應商)和中小微企業對接機制。
第三,以金融服務、人才培訓項目填補“資源鴻溝”。一是,推行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普惠金融服務填補“融資鴻溝”。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建議面向獲得國家專項資金補助的試點平臺、服務機構、示范項目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至少一年期的減免費服務。構建全景式、開放式金融服務體系;探索“云量貸”“云抵押”,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難。二是,加快線上化產業鏈金融服務創新,緩解小微企業“數字鴻溝”。積極拓展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渠道,依托區塊鏈、智能合約、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推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產品,著眼解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產業鏈金融服務痛點。三是,以企業家培訓和技能培訓提升員工數字化轉型能力。統一編制全國制造業、服務業、科技型企業數字化的普及教材,并開設網絡課程,為全國中小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培訓。政府要對有關培訓機構提供適當的財政補貼,或允許企業將培訓費用全部或部分在年度利潤中扣除。
第四,通過行業云、技術服務公司等助力中小微企業跨越“技術鴻溝”。一是,行業云助力中小微企業跨越數字鴻溝。行業組織及中小微企業可以通過新模式與云服務商、技術服務商聯合運營提升數字技術基礎;行業組織及企業充分利用云的就緒能力,與云服務商一起共建共營“行業云”,以加快數字化基座建設,提升數字化技能,形成數實融合的競爭優勢。二是,支持技術服務公司提升創新能力。支持能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服務的科技機構提高服務創新能力,通過資質論證,向企業推薦成熟的數字化技術導入團隊,以滿足眾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需求。三是,制定彌補數字化轉型負面影響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引導民營中小企業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努力做好數字工具安全保護工作,政府有關部門要做好立法、監管、防止黑客攻擊等防范措施。同時做好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釋放出的勞動力培訓和安置工作,確保社會的穩定。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