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3 16:50:21
◎3月22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復,但回復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為進一步壓實保薦人“看門人”責任,從源頭上把好上市入口質量關,交易所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啟動現場督導。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3月22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聯綱光電首發上市申請受理后,深交所已發出三輪審核問詢及監管函件,要求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財務內控規范性、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等事項進行核查說明。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復,但回復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說明。為進一步壓實保薦人“看門人”責任,從源頭上把好上市入口質量關,深交所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啟動現場督導。
今年3月15日,中國證監會曾連發多份文件,聚焦IPO市場等領域存在的問題。在當天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方面人士還表示,將對中介機構建立常態化滾動式的現場監管機制,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原則上做到全覆蓋。
此次中信證券被啟動現場督導,也是上述文件發布之后,首例IPO保薦券商被啟動現場檢查。
根據招股書,聯綱光電主要從事信號傳輸連接產品、電聲產品及3C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治理有效性方面,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被交易所提及。
聯綱光電的實控人徐耀立、徐耀志兄弟直接或間接控制的表決權比例為91.34%。在2024年前各版本的招股書中,風險提示僅提示了兩名實控人持股比例較高,可能產生的不當控制的風險。直到2024年1月披露的更新后招股書中,才提及兩名實控人的配偶亦持有發行人股份(合計持股6.66%),因此,實控人家族合計控制公司98%的表決權比例。
在對聯綱光電的第二輪問詢函中,交易所還要求公司說明,聯綱光電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能發揮必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在財務內控規范性方面,交易所關注到了聯綱光電的海外外協生產情況。
上述外協生產模式下,聯綱光電在2020年—2022年的相關收入金額分別為3748.16萬元、7267.76萬元、3955.39萬元,收入占比分別為5.53%、8.68%及4.56%。公司支付給越南的代工費分別為1258.36萬元、2527.09萬元、1532.46萬元。在第一輪問詢函中,交易所要求保薦人、申報會計師說明對越南外協生產相關內控核查情況,相關收入真實性、成本完整性的核查方式、核查比例及核查結論。
在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方面,交易所關注到,聯綱光電在招股書“業務與技術”等章節的陳述上,將營收占比最低(2022年為16.58%)的“光通訊”產品放在最前面。
交易所詢問聯綱光電是否存在混淆概念“蹭熱點”的情形,要求聯綱光電說明其“光通訊”產品與目前二級市場上市公司公告的主流“光通訊”產品的含義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聯綱光電對此回應稱,公司的光通信產品主要為AOC(有源光纜)和光跳線,其中AOC產品主要應用于超高清顯示領域,這與應用于5G通信及數據中心等領域的AOC產品具有相同的光電轉換功能。隨后,公司回復中稱:市面上主流的超高清顯示設備僅支持4K/8K分辨率,與5G通信及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帶寬需求有所差異。但聯綱光電仍表示,其生產的“光通訊”產品與前述上市公司公告的應用于5G通信及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光通訊”“光通信”相關產品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存在混淆概念“蹭熱點”情形。
今年3月15日,中國證監會連發多份文件,完善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體制機制,其中就包括進行修訂后發布實施的《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
在當天同時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就曾表示:中國證監會將大幅提高現場檢查比例,使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擬上市企業的三分之一。“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這些線索,一經查實,嚴懲不貸,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力震懾那些試圖帶病闖關者,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證監會還將對中介機構建立常態化滾動式的現場監管機制,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原則上做到全覆蓋。
此次中信證券被啟動現場督導,是上述文件發布之后IPO保薦券商被啟動現場檢查的第一例。
在此前的采訪中,有券商保薦人士通過微信向記者表示,在強監管下,小券商抗風險能力小,有的可能暫時都不發展投行業務了。
記者還注意到,自2023年以來(至2024年3月22日),A股終止審查、終止(撤回)、上會被否、不予注冊、終止注冊的IPO企業中,保薦券商為中信證券的有38家,占到總共326家(含聯合保薦)的11.66%。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