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寧:房企上市融資 還應征求誰的意見?
2010-04-27 03:22:11
馮海寧
公眾擔心房市調控只顯短期效應,這一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報載,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已同國土資源部就房地產企業融資問題建立了相關溝通聯絡機制,今后地產企業融資需征求國土資源部意見。(4月25日《廣州日報》)
其實從今年初開始,有關部門就已嚴把房企融資審核關,對部分申請IPO和再融資房企中的25個涉嫌違規用地項目進行清查。證監會更是火線馳援,樓市調控由“九龍治水”變成“十龍共治”。國務院更進一步明確要求暫停炒地房企上市和再融資。
3年前就有統計顯示,中國房地產企業囤地約10億平方米;據一知名開發商透露,上市公司囤地規模最少的可開發20年以上,最多的可開發100年。土地就是這樣一方面被開發商閑置浪費,另一方面,土地供應緊張造成地價房價輪番上揚,某些開發商更當起了“土地倒爺”。
房企之所以大肆圈地,既是因為土地儲備的多寡,被投資者視為決定房企估值的最重要內容,也是因為監管不力,更是因為房企手里有錢——不但銀行大肆放貸,而且房企不斷在境內外上市融資。無疑,從資金源頭上來“卡”囤地房企,可謂是釜底抽薪,必將能遏制房企“融資-圈地-再融資-再圈地”的惡性循環。
今后,房企融資需問國土資源部意見,雖然增加了房企的融資難度,但筆者以為,只問國土部遠遠不夠,還應該問問房管部門“該企業有沒有捂盤惜售?”問問稅務部門“有沒有偷漏稅或者拖欠稅?”甚至還應鼓勵公眾舉報問題企業的違規行為。
房企捂盤惜售原因之一是因為“不差錢”。如果房企融資之前,證監會先問問房管部門,該企業有沒有捂盤惜售和其他不良記錄,筆者相信對捂盤惜售的房企有一定的威懾,有利于讓被捂房子及時“吐”出來。
據相關報道,開發商依然不改“老賴”本色,北京欠稅企業中,房企就占了八成。開發商欠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制約和懲罰,假如欠稅房企融資受阻,看誰還敢欠稅?由于房地產涉及多個部門監管,筆者建議,證監會不能只和國土部聯合作戰,還有必要和其他監管部門建立合作機制,共同來規范市場。
在筆者看來,房企融資前還要問問公眾。這是因為,無論是國土部門還是房管等其他部門,并沒有完全充分掌握房企囤地、捂盤等違規行為。證監會可以鼓勵公眾監督舉報問題房企——公眾監督、媒體監督可彌補國土等部門的監督不足。
還有,需要從制度上明確何謂“土地儲備”和“土地閑置”,避免房企以“土地儲備”的名義囤地。筆者以為,相關部門應聯合建立問題房企黑名單,對問題房企進行全面監管,才能使房企少出問題甚至不出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