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4 02:03:32
每經記者 陳莉莉 發自北京
為了尋找獨立教授的感覺,湯谷良于2006年加入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2010年4月,他當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4月17日,湯谷良正式開始新的院長之旅。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的專訪時,他說,2010年80%的時間將會用在院長職務上?,F在商學院80多位老師,我只認識了一半,我在努力一對一地背名字。他還表示,我們的根是學者,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商學院。
商學院應服務社會
NBD:您對國際商學院的“國際”是怎么定義?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的“國際”體現在什么地方?
湯谷良:商學院的國際化主要體現在學生、師資配備以及教師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等方面。目前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在會計、供應鏈管理、戰略等學術領域的國際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在近幾年美國會計協會召開的學術會議中,中國的參會老師大概有6~7個人,其中每次都有我們的老師。這就意味著,在這個領域的國際舞臺上,肯定有我們的聲音。同時,國際商學院每年都會舉辦幾次國際學術會議,商學院教師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NBD:根據您的規劃,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未來幾年會是什么樣子?
湯谷良:我希望在我們這個團隊中,商學院的老師們不要對目標看得太重,而是重在過程。我們要快樂,我們要高興,目標是否達成不是那么重要,過程中我們傾心付出就可以了。未來,我希望我的集體幸福指數能夠得到提高。我一直相信一個理論,只要大家都開心了,和諧地做事情,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數則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NBD:請湯院長談談現在商學院教育的熱點問題。
湯谷良:商學院的教育熱點問題延伸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商學院是干什么的?是Business(商業)。尤其是針對金融危機,商學院教育有三個問題需要改變。一是增加對社會的服務,包括對國家的服務,比如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中國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中國企業如何應對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二是,商學院教育應該從知識教育轉變為能力教育和興趣教育。三是,商學院的師資。沒有實體經濟的操作經驗是商學院老師的一個短板。商學院教育如果實現能力教育,對商學院的老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培養更多富人來承擔責任
NBD:作為新履職的院長,您對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的發展有什么新的發展舉措或者戰略?
湯谷良: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深化國際化、打通資本市場、緊盯商業創新。我們要把商學院的國際化特色經營好,比如加大老師出去的比例和頻率,一年至少要承辦兩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等。同時,我們商學院有很多資本平臺,我們要把這個平臺利用好,打通資本市場。初步的想法是和證監會、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推出一批研究報告來打造商學院的品牌。另外還要緊盯商業創新,主要是找當下熱點行業,分析他們的商業模式創新在哪里,比如說房地產和醫療行業,出發點是為企業更好地服務。
NBD:您認為商學院承擔的社會責任感具體如何體現?
湯谷良:商學院的社會責任感主要體現在關注國家的經濟安全、行業發展,并能給出可行性意見和建議。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中國人為什么這么慷慨?有一個前提是有錢有愛心。我一直認為,商學院最大的社會責任是培養更多的富人階層,這樣才能會有更多的人來承擔社會責任。
NBD:您比較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話題。請問,您認為低碳模式下,商學院的發展會是什么趨勢?
湯谷良:關注低碳,應該是從政治問題去考慮,而不應單純從經濟角度出發。低碳模式下的商學院如何發展?靠的是社會責任感。作為商學院,要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實際上,生活方式超越
了低碳的范圍,如果低碳
變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倒
是有很多文章可做。
我們的根是學者
NBD:2010年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推出國內首個 “現代影視管理EMBA學位項目”,以后是否還會推出類似這樣的學位項目?
湯谷良:“現代影視管理EMBA學位”還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以后還會有類似的個性化產品出來。我們的出發點是根據社會熱點和商學院的資源來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同時,學院也會與國際上其他一流的商學院保持長久的合作,學習和探索個性化的項目。
NBD:有報道說對外經貿國際商學院老師的國際論文發表再創佳績。商學院對打造老師的學術水平搭建了哪些平臺?
湯谷良:國際商學院一直鼓勵老師參加知名的國際學術會議,如果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學院會給以重獎。同時商學院也積極地為老師打造一個學術圈,我們邀請世界頂級期刊的主編們參加商學院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這為老師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學習平臺。
NBD:湯院長任職院長的同時也有自己的研究領域,您不僅是一個管理者,還是一個學者,在這兩種角色上,您如何定位?
湯谷良:無論到了什么時候,我的第一位都是學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我最大的吸引力是我在這里找到了獨立教授的感覺。蔡元培先生說過,獨立之人格和自由之精神,我在商學院找到了,這是我最快樂的事情。我每天的時間安排基本上是白天上班,晚上做學問。我希望我的助手、我團隊的其他老師也這樣,因為我們的根就是學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