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2 00:27:36
在市場激烈討論一年半以后,轉融通悄悄叩響了A股市場大門。
8月19日下午,證監會發布《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草案對證券金融公司的職責和組織架構、轉融通業務規則、轉融通的資金和證券來源等事項進行了規定,而它對A股市場將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影響。
記得2010年春天,融資融券與股指期貨推出意味著A股引入做空機制,也成了壓垮A股最后一根稻草。在4月15日股指期貨推出后,上證指數掉頭向下,展開了一輪長達兩個半月的調整,最多時跌去近800點。
而轉融通時代到來后,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基金、保險、信托、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其他機構八大機構股東所持證券都可以作為融券來源。一些原本市場以為永遠不流通的籌碼——如匯金、中國石油集團等大塊頭所持股票也可能進入市場。這樣一來,不但可增大市場供給,改變融資一只長腳、融券一只短腳的情況,個股賣空時代也已經真正到來。
那么轉融通是否會有著像去年融資融券、股指期貨那么大的殺傷力呢?答案不一定。
從與A股市場相類似的亞洲市場來看,轉融通制度的推出對各市場影響不一,主要與推出時點有關系,市場的走勢主要還是根據各國所處宏觀環境等因素繼續運行,并沒有因為轉融通制度造成很大沖擊。例如馬來西亞推出的時點是2007年全球流動性過剩之時,雖然有了賣空機制,但市場還繼續大幅上升。而長期來看,在證券市場中引入完整的融資融券機制并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相反可以減少證券市場中大幅波動的情形,對證券市場的劇烈波動起到平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使轉融通平穩著陸,并保證市場的正常交易,證監會特別在試點初期對融資融券的借入額度劃定上線,如規定單一證券公司單日單只證券的最大融入量不能超過1000萬股等,而每家券商也需根據自身的保證金頭寸圈定可用的融資融券額度。這意味著轉融通初期,券的供給增加產生的心理影響可能會大于實際影響。
盡管轉融通不會改變股指長期運行趨勢,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將給市場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美國或許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資本市場。早在1933年就引入了信用交易。從1950年開始,各種對沖基金如雨后春筍般成立;也催生了相對價值、股票多空、事件驅動等各種各樣策略的產生,并且誕生了許多華爾街的傳奇人物。
而A股轉融通盡管還沒真正到來,機構、私募等市場參與者已經開始未雨綢繆,積極備戰。甚至有券商在發行集合理財產品時,也專門推出了套利型資產管理計劃。
可以預見,今后A股市場,投資者將面臨更多選擇,挑戰與機遇并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