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3 01:03: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昨日(12月2日)舉行的第17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圣坤教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國際船舶市場呈現回暖態勢,新建訂單增幅較大,但新訂單大多在船價低位成交,船企處于微利、無利甚至是虧損狀態。
此前,在11月28日召開的2013年航運交易論壇上,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透露,交通部正在推進把海運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方案已報送國務院。分析人士認為,航運的救市政策也將給造船行業帶來利好。
對此,張圣坤指出,盡管受國內利好政策帶動,但在國際形勢影響下,國際航運市場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而今年新接訂單的大幅增加也可能有負面效應,即不排除一些人抄底或豪賭,到時如果航運業不回暖,會加劇航運和造船行業的困境。
訂單集中在大企業手中
根據不久前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公布的2013年1~10月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統計數據,1~10月份中國造船完工348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5.4%,承接新船訂單同比增長183%,為4644萬載重噸。截至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178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比2012年底增加10.6%。
“今年初以來,國際船舶市場呈現持續回暖態勢。根據英國克里克松公司發布的國際船舶市場報告,前三季度全球新船訂單總量為1307艘、3022萬修正總噸,按修正總噸計,同比增長62.65%,”張圣坤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中,中國造船企業的接單量為579艘、1168萬修正總噸,按修正總噸計,同比增長83.35%,占全球訂單總量的38.6%,位居世界第一?!?/p>
不過張圣坤指出,在這“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國有過半船企接近“零”接單,事實上,1168萬修正總噸的接單量都集中在中國69家船企中,其他80多家企業均沒有斬獲,有些企業甚至已經處于停工狀態,且訂單主要集中在大型船企手中,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現象。
同時,張圣坤還透露,從訂單結構來看,韓國船企在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和成品油船接單方面明顯強于中國企業。中國船企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1/3的中國船企將倒閉或被兼并,還有1/3船企會走出造船行業,而僅有1/3的船企經過轉型升級成為新型造船企業。
造船業未來市場仍不確定
事實上,據交通部水運局局長宋德星日前在2013年航運交易論壇透露,正積極推進把海運業發展為國家戰略,并已經將方案報送國務院。
宋德星此前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當前航運市場供求嚴重失衡、持續低迷,交通運輸部已經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包括在今年9月頒布的 《關于促進航運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運力調控、鼓勵拆老舊船、市場監管等方面都有規定,將來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相關的各個部門還會出一系列細則,進一步改善供求關系、優化運力結構,促進整個航運業的發展。
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造船行業是基于航運業而存在的,航運業的低迷會給造船業帶來重創,而航運業的回暖也會傳導到造船業,政府部門有關航運業的頂層設計也將對整個造船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
不過,張圣坤表示,交通運輸部已經就支持航運業回暖有了頂層設計,明年的航運趨勢可能會轉好,但這并不能排除整個國際形勢的影響,歐盟和美國的經濟狀況依舊令市場形勢復雜多變,因此中國的造船業也會具有諸多不確定性。
“訂單增加,并非是件完全好的事情,有負面因素或牽涉其中?!睆埵ダぷ蛉諏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弑硎荆聦嵣?,目前新的訂單大都是在船價最低的情形下成交,不得不接受新訂單的船企基本處于微利、無利甚至是虧損狀態。而這些新接訂單背后也不排除一些人的抄底或者投機情形,現在下單的船要一年或者兩年之后才能完工,如果到時航運業不回暖,勢必會加深航運業和造船業的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