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09-09 09:20:06
一汽轎車上半年凈利潤虧損達8.26億元,而合資品牌一汽馬自達成為拖累公司業績的累贅。
一汽轎車上半年凈利潤虧損達8.26億元,而合資品牌一汽馬自達成為拖累公司業績的累贅。
根據馬自達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馬自達銷量31056輛,同比下滑29.8%。實現營業收入40.53億元,凈利潤虧損751.5萬元。作為一汽旗下合資品牌,一汽馬自達非但沒有幫助上市公司脫困,反而成為一汽轎車的累贅。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汽馬自達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十余年無創新而只知吃老本的車企。今年上半年一汽馬自達銷量加速下跌,既是過去幾年跌勢的延續,也是新矛盾的疊加。其在質量把控、服務環節尤其是品牌營銷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
這在改款的全新阿特茲以及旗下首款SUV車型CX-4的身上也得到了體現。數據顯示,阿特茲上半年累計銷售11859輛,同比下跌37.5%。而號稱前期收獲訂單過萬輛的CX-4,7月份也僅銷售5232輛,大有步前輩阿特茲后塵之勢。
合資品牌竟成虧損大戶
根據一汽轎車發布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9億元,同比下降38.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6億元,同比驟降至613.77%。雖然一汽轎車的虧損早在意料之中,但此番跌幅仍然讓人唏噓。
一汽轎車將業績虧損的原因歸咎于:上半年,國內乘用車保持穩定增長,但轎車同比出現下滑,公司主要產品集中于轎車細分市場,增速的下滑加劇了市場競爭;另外,公司上半年銷售的產品均為老車型,市場競爭力逐步下滑,產品的銷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致使本期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記者注意到,雖然一汽轎車沒有公布旗下一汽馬自達與一汽奔騰兩個公司銷量下降的準確數值,但一汽馬自達銷量大幅下滑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來自馬自達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馬自達銷量僅為31056輛,同比下滑29.8%。營業收入40.53億元,凈利潤-751.5萬元。反觀長安馬自達,前6個月累計銷量達到86467輛,同比增長20%,占據馬自達中國全部銷量的73.6%。
如此強烈對比,無疑令握有馬自達高端車型的一汽馬自達顯得頗為尷尬。
眾所周知,如今的一汽集團其實就是在倚仗合資品牌維持生計。數據顯示,一汽58%的整車銷售來自于一汽大眾,19%的銷售來自于一汽豐田。同樣作為合資品牌的一汽馬自達,非但救主無望,甚至還拖了集團的后腿。
對于一汽馬自達存在的問題,在汽車行業中,其實都有一定的共識,其前任田青久在離職時的告別信清楚地提到:“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告別了‘黃金十年,各廠家產能無限擴大,與需求的微幅增長,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市場的劇烈變化逼迫我們打破常規。”
然而在現實中,一汽馬自達卻從未真正的打破過常規。今年上半年一汽馬自達加速下跌,既是過去幾年跌勢的延續,也是新矛盾的疊加。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阿特茲和CX-4的造型都還是比較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標準和使用習慣的,要不然長安馬自達的銷量也不會快速增長,所以關鍵問題還在企業營銷思路僵化甚至倒退。
營銷舊疾仍在繼續
近幾年,長安馬自達與一汽馬自達的走勢,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與蓬勃日上的長安馬自達相比,一汽馬自達可謂一年下一個臺階。
面對這樣的窘境,在短短三個月內,一汽馬自達推出了兩款戰略性產品。包括中期改款的全新阿特茲以及一汽馬自達旗下首款SUV車型CX-4。
一汽馬自達本意是想通過搶占運動型中高級車市場份額和SUV市場紅利斬獲一定的銷量,但支柱車型阿特茲沒有迎來相應的市場反響。
8月10日,一汽馬自達在北京召開了阿特茲改款上市發布會上,依舊采用了不合時宜高定價策略的一汽馬自達,收獲了阿特茲半年11859輛的苦果,僅與雅閣一個月的銷量相當,同比下跌37.5%;而在新車方面,由于仍沿用陳舊的營銷方式,在火爆的SUV市場,即使攜新車優勢,CX-4也表現得不溫不火。號稱收獲訂單過萬輛,上市10天銷售6347輛,但7月份僅銷售5232輛。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汽馬自達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十余年無創新的企業,多年來吃老馬自達6的老本。公司營銷策略就是前期虛高定價,后期大幅折價促銷。然而,隨著如今車市的競爭加劇、更新加快,再加上國人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原先那套新車型上市、老車型降價的老辦法顯然已經難以奏效。
另外,據汽車投訴網數據顯示,一汽馬自達廠家對于車主訴求的存在長期重視程度較差,投訴回復率偏低的問題,網上累計投訴量已經超過300余條。從服務類投訴來看,除服務態度惡劣外,新車銷售環節還存在著銷售翻新車、拖延合格證、車輛質量差等問題,由此可見一汽馬自達還面臨著誠信危機。
有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汽馬自達在品牌營銷、質量把控以及服務環節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未來一汽馬自達營銷之路亟待改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