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0 01:57: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第三季度,債券市場、特別是信用債重回牛市,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雖然之前違約事件頻發,或多或少影響了信用債的市場表現,但絲毫沒有影響其在三季度的火爆程度。其實,債市的走強并不表示就是無風險收益,部分公募基金就已在開始調整債券配置策略尋求“轉型”,以求規避相關信用風險。不難看出,市場對信用債存在的長期風險表示出了擔憂。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趁勢“轉型”的信用債基金都有哪些?它們這樣做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這些基金此前的表現到底怎么樣?在不得不防的風險和不得不配置的信用債之間,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又有怎樣的投資策略呢?今天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近段時間,債市的走牛讓信用債又重回公眾視野,市場對其反應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一方面,整個第三季度幾乎被信用債牛市所貫穿,耀眼的表現讓人一時忘記了此前密集違約事件造成的陰影;另一方面,作為配置信用債最廣泛的機構代表之一,公募基金卻又在暗中悄然“撤離”,對于四季度及明年年初信用債風險的擔憂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那么,市場上趁勢“轉型”的信用債基金都有哪些?公募基金逃離信用債的大幕真的要拉開了嗎?
信用債風險危中尋機
第三季度債市,尤其是信用債的回暖甚至走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某大型公募基金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受央行層面加大流動性釋放力度影響,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明顯,甚至一度創下近年來的新低。與此同時,近期信用債的整體信用利差也在進一步下行,當前各期限等級信用利差基本已收窄,甚至低于上半年的最低水平。
其實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雖然此前違約頻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債的市場情緒,但憑借三季度的這輪牛市,信用債可以說不僅收復了二季度的失地,還成為整個債券市場“?;仡^”的上漲先鋒。
理財不二牛注意到,盡管數字看起來還算漂亮,但仍然難掩市場對信用債長期風險的擔憂。最直接的表現之一就是,部分公募基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債券配置策略,減少對低評級信用債券的持倉,轉向其他高等級信用債甚至利率債,以求規避相關信用風險。
來自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的數據顯示,如果將招募說明書中投資范圍明確闡述“信用債投資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債券投資40%”的基金認定為信用債基,那么9月初市場上信用債基平均企業債投資占基金資產凈值比為53.96%,和第一季度的61.68%相比,倉位已經降低了6.52個百分點。
信用債基金紛紛“逃離”
最近,華泰柏瑞基金公司接連公布了旗下三只基金召開份額持有人大會的公告,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就是調整基金的投資范圍、投資策略和業績比較基準。
理財不二牛翻閱這幾則公告后發現,華泰柏瑞豐盛純債基金在其基金投資組合中擬刪去“其中投資于信用債券的資產占基金債券資產的比例合計不低于50%”,當然信用債券投資策略部分也將隨之刪除。另一只季季紅債基也擬刪去合同中“對信用債券的投資比例不低于債券資產的80%”的部分,同時新增了“國債期貨、同業存單”的投資。除此之外,華泰柏瑞穩健收益債基也擬刪除和信用債有關的所有表述。
由此可見,如果新合同生效,華泰旗下的兩只信用債基將“轉型”為純債基金,而季季紅債券雖不涉及“轉型”,但在信用債方面的投資或許也將不再過多涉及了。
事實上,除了華泰近期的密集“撤離”,此前也有多只信用債基金選擇了主動轉型。例如今年2月匯添富信用債基金轉型為匯添富6月紅添利定期開放債基,更早的金鷹元泰精選信用債基直接轉型成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等,不一而足。另外,還有信用債基因規模太小而被迫清盤。去年年底國聯安旗下的國聯安中債信用債指數增強型發起式基金就觸發了合同終止條款,彼時該基金規模僅有0.34億元。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王群航指出,這些基金管理人試圖修訂基金合同、變更信用債基投資范圍的原因,或許是對近期信用債市場的持續較悲觀預期,同時也出于遵守基金合同的需要,“從根本上回避違約風險”。
那么,實際情況是否當真如此呢?理財不二牛找到了上述幾家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詳解“逃離”背后
2014年“11超日債”未按期付息,開了債券市場信用債違約的先河,到了2015年,情況出現了進一步惡化。央行不久前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6)》中提到,2015年公司債、企業債和債務融資工具共有18起違約事件,和2014年相比大幅上升。
當年5月,金鷹元泰精選信用債債基正式轉型為金鷹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這只“新”基金的投資組合中,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95%,取代了之前“對固收類資產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80%、其中對信用債券投資比例不低于固定收益類資產80%”的相關規定。
在違約頻發的當口進行轉型,很難讓人不往規避風險的方向進行聯想。不過,一位金鷹基金內部人士告訴理財不二牛,該基金轉型的主要原因在于“當時正好有一波打新的機會,所以我們就轉了,其實和信用債本身的關系倒沒有那么大”。
今年2月,匯添富信用債基金正式轉型為定開債基金。在此之前剛剛爆發了境內首單違約的超短融債——山水水泥,另一家國企中鋼股份也在彼時第二次推遲償債。其是否被這波來勢洶洶的債市違約潮“嚇退”?理財不二牛多次聯系匯添富,但公司并未就此做出回應。
到了近期華泰的“打包撤離”,個中原因或許更加明朗。華泰柏瑞在給理財不二牛的官方回復中稱,這樣做是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合同修改后,基金投資范圍更廣,操作上更加靈活。其還表示“我們會嚴格評估信用風險,密切關注違約風險,爭取通過嚴格的信評體系系統性地規避信用風險”。
對此,華夏債券基金經理魏鎮江告訴理財不二牛,信用債違約風險確實在逐步增加,因此“投資時相對看好確定性強的利率債、城投債和高信用等級債券”,努力保持組合良好的流動性,密切關注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及風險暴露后的波段操作機會。
招商基金經理劉萬峰也對理財不二牛表示,今年以來信用利差經歷了先上后下的過程,先是受到一系列信用違約事件沖擊,信用利差在4月份達到高點,之后在資金的持續配置壓力下利差持續下行,目前信用利差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在目前市場環境追求信用下沉以獲得更高的靜態收益率可能沒有較好的風險收益比,未來定開債可能會是熱點。”這些都從側面印證了基金經理對信用債的保守與謹慎。
信用債基表現呈兩極分化
雖然潛在風險是公募基金“逃離”信用債的直接原因,不過這些轉型的債基此前的表現怎么樣?理財不二牛給大家做了一個梳理(詳見表格)。
從表格中可看出,金鷹靈活配置轉型前的表現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為了“打新機會”轉型成混合型基金后又恰逢市場下跌,凈值受到較大影響。匯添富6月紅定開債轉型前表現可謂慘淡,今年轉型后的凈值增長遠超1.63%的行業平均水平。
再來看看新合同還未生效的華泰旗下三只債基,華泰柏瑞豐盛純債、華泰柏瑞季季紅債券和華泰柏瑞穩健收益今年以來回報率分別為1.76%、1.27%和1.09%,成立以來回報率分別為22.42%、22.84%和29.50%。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三只基金的業績表現均位于行業后三分之一。今年以來開放式債基的平均收益率為1.85%,這三只基金都沒有達到,可以說表現并不理想,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業績提升的空間都還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轉型”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看得更加全面透徹,理財不二牛對市面上94只信用債基表現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統計(A份額和C份額分開統計)。開放式債基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847%,信用債基超過平均水平數量為76只;近一年來平均收益率為5.0193%,信用債基超過平均水平數量為58只;近三年來平均收益率為30.9244%,信用債基超過平均水平數量為24只。從統計結果來看,信用債基金在短期內的整體業績還是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的,“短跑型”選手的特征突出,不過中長期表現就略為堪憂了。
另外,其作為債券基金,業績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十分嚴重。舉個例子,博時信用債A近一年回報達14.85%,近三年回報甚至超過100%達114.89%,已經比不少混合型甚至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還要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安達信用主題輪動A,今年以來回報率為-14.22%,近一年來的數值為-13.77%,虧損幅度超過10%的債基并不多見,這下跌幅度都快趕上股基了,這樣的情況在信用債基里比比皆是。
一家滬上中型基金公司固收部門人士對理財不二牛表示,信用債高低等級利差分化是趨勢。“在去產能的重要一年,各種信用事件爆出,信用利差的分化是大概率趨勢。”這也是信用債基業績呈現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信用債更像一場豪賭。正如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表示,現在去配置信用債的人,“肯定都是抱著一些投機心態,覺得現在還能通過杠桿去掙一些錢”,但現在難度越來越大、利率繼續往下走的空間也有限,所以還是要謹慎一些。至于投資者應該怎么看待當下的信用債基,王群航明確表示“提示風險,不再推薦,建議投資者謹慎對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