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李迅雷:2017年股市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網 2017-01-17 09:12:47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1月17日在上海證券報刊發署名文章指出,2017年還是一個結構性行情,但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即便是結構性行情也面臨著資產配置結構調整的需要。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1月17日在上海證券報刊發署名文章指出,2017年還是一個結構性行情,但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即便是結構性行情也面臨著資產配置結構調整的需要。

    李迅雷表示,第一,要降低房地產的配置。第二,金融資產中的權益類資產,可能更加值得配置。第三,要尋找海外資產的替代品。

    以下全文中的部分觀點:

    2017年中國應無通脹之憂

    中國GDP增速去年為6.7%,目前大多數人預計今年的數據為6.5%。我可能會悲觀一點,估計在6.3%左右。因為去年的基數較高,外加有居民加杠桿,而今年居民要去杠桿,在房地產上的投資會減少;基建投資盡管還會繼續增加,但也因去年的基數較高,增幅有限;雖然低排量汽車的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還會延續,但效果可能也是遞減的。

    此外,大家談論較多的問題是擔心今年會出現“通脹”。我對通脹倒不是特別擔心。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自己的通脹權重之“秤”。比如,無房者可能擔憂房租支出是不是過大了,在他們的心里房租的權重很高;擁有房產的人,可能旅游娛樂方面的花費較高,更關注此類價格的變化;而普通老百姓,可能感覺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所以,通脹的影響和感受因人而異,若未能在不同的層面上考慮通脹,則意義不大。

    那貨幣超發為什么沒有導致通脹呢?過去,在貨幣規模非常小的時候,我們特別擔心通脹,比如上世紀80年代末,大家討論最多的問題是被稱為“籠中虎”的2千億元居民儲蓄。當時,中國的M2規模是1萬多億元,大家非常擔心“籠中虎”(居民儲蓄)若是出來就會導致惡性通脹?,F在,我國的M2接近160萬億元了,大家反而不擔心通脹了,這是因為財富相對集中了,而有錢人的消費需求總是有限的,因此他們要全球配置資產,配置房地產、配置權益類資產等,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多,理財產品的規模大幅增加,這是貨幣超發的結果。貨幣超發沒有引發通脹,但它引發了非貿易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所謂非貿易品是指房子、一些服務產品,如保姆的用工費用等,此類價格的漲幅非常大。

    我這里講的通脹單純指國家統計局的CPI,我認為今年還是很難起來。我研究過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通脹,發現僅在經濟出現較大的上升、GDP超過10%的情況下才會有通脹;GDP不超過10%時,基本上沒有特別高的通脹。我估計今年的CPI按照月度來看,最多上升到2.7%-2.8%,全年評估來看,估計還是在2.5%以下,這應該還是一個偏溫和的通脹。

    我用M2減去名義GDP的數值來做分析,發現了一個特點:當數值接近零或為負值的時候,通常會出現通脹。此外,即使用經濟學理論來分析,通脹也是解釋不通的:如果真的出現通脹,則表明中國的經濟好了,那么就不需要“穩”增長了,因為CPI主要反映下游產業的價格上漲情況,PPI主要是反映上游價格的上漲情況,如果CPI漲起來了,說明下游產業好了,那中國經濟不就起來了嗎?我們何苦還要去產能去庫存呢?用同樣的邏輯不能去解釋相反的現象。

    股市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對于股市的判斷,首先還是要看基本面,基本面就是經濟長期的走勢。從這個基本面來看,我認為今年應該沒有什么大行情。其次是看政治政策。第三是看人性,如投資者情緒。如果說整個政策是著眼于穩定,那么,在經濟往下走的背景下,政策就會選擇正向鼓勵,以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因此,股市今年的變化主要是投資者心理層面的變化,因為前面兩大因素的影響結果沒有太大的懸念。

    比如說,企業的盈利總體還是在往下走。當然,2016年三季度之后企業盈利的增長有所回升,但這個回升能否持續,取決于對經濟大勢的判斷。如果你覺得經濟見底了,那當然是個天大的好事。我認為經濟還是在往下走,故企業盈利的回升只能算是短暫的反彈,不是一個趨勢性的向上。這幾年都是如此,包括房價也是一樣。2010年之后這波房價的上漲,只是一個結構性行情,不是一個趨勢性行情;而2010年以前的房價上漲就是一個趨勢性行情,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往上走。過去5年,國內100座大城市的加權平均房價也不過漲了28%,而同期GDP增長了近50%,M2增速接近100%。這樣來看,則樓市的表現偏弱。

    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只有結構性機會,股市也是結構性行情。雖然,2015年上半年出現了一波牛市,但這波牛市很短暫,換來的是超過一年半的調整,到目前為止仍處于調整階段。所以,這種脈沖式的上漲沒有得到經濟基本面的支持,結構性行情下創業板的表現較好,因為其盈利增長較快,主板的表現一般。

    所以說,股市走勢首先取決于基本面?;久鏇Q定了市場的大方向、總趨勢,其影響是長期的;其次,政策面將改變趨勢的斜率。這屬于中期的調整,不會扭轉趨勢。今年,最不確定性的事情就是特朗普新政會給中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我認為特朗普不會扭轉美國的命運,經濟該怎樣還是怎樣;第三,是大家不可忽視卻談論較少的——情緒的影響,屬于短期影響因素。比如,特朗普大選獲勝的當日,全球各大股市出現暴跌,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之后,黃金價格回落,股市上漲。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受情緒的影響。

    情緒對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權重非常大,一般在50%左右;只有在牛市的早期恢復階段和牛市的中期,情緒的影響會小一些。所以,對于股市的波動可以看得淡一點:當大家都恐慌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機會;當大家都非常樂觀的時候,可能蘊藏著風險。

     

    (作者系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1月17日在上海證券報刊發署名文章指出,2017年還是一個結構性行情,但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即便是結構性行情也面臨著資產配置結構調整的需要。 李迅雷表示,第一,要降低房地產的配置。第二,金融資產中的權益類資產,可能更加值得配置。第三,要尋找海外資產的替代品。 以下全文中的部分觀點: 2017年中國應無通脹之憂 中國GDP增速去年為6.7%,目前大多數人預計今年的數據為6.5%。我可能會悲觀一點,估計在6.3%左右。因為去年的基數較高,外加有居民加杠桿,而今年居民要去杠桿,在房地產上的投資會減少;基建投資盡管還會繼續增加,但也因去年的基數較高,增幅有限;雖然低排量汽車的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還會延續,但效果可能也是遞減的。 此外,大家談論較多的問題是擔心今年會出現“通脹”。我對通脹倒不是特別擔心。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自己的通脹權重之“秤”。比如,無房者可能擔憂房租支出是不是過大了,在他們的心里房租的權重很高;擁有房產的人,可能旅游娛樂方面的花費較高,更關注此類價格的變化;而普通老百姓,可能感覺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所以,通脹的影響和感受因人而異,若未能在不同的層面上考慮通脹,則意義不大。 那貨幣超發為什么沒有導致通脹呢?過去,在貨幣規模非常小的時候,我們特別擔心通脹,比如上世紀80年代末,大家討論最多的問題是被稱為“籠中虎”的2千億元居民儲蓄。當時,中國的M2規模是1萬多億元,大家非常擔心“籠中虎”(居民儲蓄)若是出來就會導致惡性通脹。現在,我國的M2接近160萬億元了,大家反而不擔心通脹了,這是因為財富相對集中了,而有錢人的消費需求總是有限的,因此他們要全球配置資產,配置房地產、配置權益類資產等,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多,理財產品的規模大幅增加,這是貨幣超發的結果。貨幣超發沒有引發通脹,但它引發了非貿易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所謂非貿易品是指房子、一些服務產品,如保姆的用工費用等,此類價格的漲幅非常大。 我這里講的通脹單純指國家統計局的CPI,我認為今年還是很難起來。我研究過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通脹,發現僅在經濟出現較大的上升、GDP超過10%的情況下才會有通脹;GDP不超過10%時,基本上沒有特別高的通脹。我估計今年的CPI按照月度來看,最多上升到2.7%-2.8%,全年評估來看,估計還是在2.5%以下,這應該還是一個偏溫和的通脹。 我用M2減去名義GDP的數值來做分析,發現了一個特點:當數值接近零或為負值的時候,通常會出現通脹。此外,即使用經濟學理論來分析,通脹也是解釋不通的:如果真的出現通脹,則表明中國的經濟好了,那么就不需要“穩”增長了,因為CPI主要反映下游產業的價格上漲情況,PPI主要是反映上游價格的上漲情況,如果CPI漲起來了,說明下游產業好了,那中國經濟不就起來了嗎?我們何苦還要去產能去庫存呢?用同樣的邏輯不能去解釋相反的現象。 股市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對于股市的判斷,首先還是要看基本面,基本面就是經濟長期的走勢。從這個基本面來看,我認為今年應該沒有什么大行情。其次是看政治政策。第三是看人性,如投資者情緒。如果說整個政策是著眼于穩定,那么,在經濟往下走的背景下,政策就會選擇正向鼓勵,以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因此,股市今年的變化主要是投資者心理層面的變化,因為前面兩大因素的影響結果沒有太大的懸念。 比如說,企業的盈利總體還是在往下走。當然,2016年三季度之后企業盈利的增長有所回升,但這個回升能否持續,取決于對經濟大勢的判斷。如果你覺得經濟見底了,那當然是個天大的好事。我認為經濟還是在往下走,故企業盈利的回升只能算是短暫的反彈,不是一個趨勢性的向上。這幾年都是如此,包括房價也是一樣。2010年之后這波房價的上漲,只是一個結構性行情,不是一個趨勢性行情;而2010年以前的房價上漲就是一個趨勢性行情,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往上走。過去5年,國內100座大城市的加權平均房價也不過漲了28%,而同期GDP增長了近50%,M2增速接近100%。這樣來看,則樓市的表現偏弱。 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只有結構性機會,股市也是結構性行情。雖然,2015年上半年出現了一波牛市,但這波牛市很短暫,換來的是超過一年半的調整,到目前為止仍處于調整階段。所以,這種脈沖式的上漲沒有得到經濟基本面的支持,結構性行情下創業板的表現較好,因為其盈利增長較快,主板的表現一般。 所以說,股市走勢首先取決于基本面?;久鏇Q定了市場的大方向、總趨勢,其影響是長期的;其次,政策面將改變趨勢的斜率。這屬于中期的調整,不會扭轉趨勢。今年,最不確定性的事情就是特朗普新政會給中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我認為特朗普不會扭轉美國的命運,經濟該怎樣還是怎樣;第三,是大家不可忽視卻談論較少的——情緒的影響,屬于短期影響因素。比如,特朗普大選獲勝的當日,全球各大股市出現暴跌,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之后,黃金價格回落,股市上漲。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受情緒的影響。 情緒對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權重非常大,一般在50%左右;只有在牛市的早期恢復階段和牛市的中期,情緒的影響會小一些。所以,對于股市的波動可以看得淡一點:當大家都恐慌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機會;當大家都非常樂觀的時候,可能蘊藏著風險。 (作者系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17年股市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