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02 07:58:10
3月份德國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4.1的80個月低點,低于2月份的47.6,以及44.7的預期。這是德國PMI連續第三個月低于50的榮枯線。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法蘭克福時間周一在該行發布的2018年年報中表示,歐央行需要繼續提供大量刺激,以應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歐元區貨幣政策的實施仍將需要耐心、謹慎和堅持。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郭鑫
【中美經濟數據強勁,美國、歐洲主要指數集體收漲】
周一美國三大股指均收漲逾1%,道指大漲近330點。金融股集體大漲:摩根大通漲3.34%,高盛漲2.4%,花旗漲3.46%,摩根士丹利漲3.18%,美國銀行漲3.46%,富國銀行漲0.99%,伯克希爾哈撒韋漲2.16%。大型科技股亦集體收漲:蘋果漲0.68%,亞馬遜漲1.88%,奈飛漲2.92%,谷歌漲1.88%,Facebook漲1.21%,微軟漲0.92%。歐洲三大股指方面,德國DAX指數漲1.35%報11681.99點、法國CAC40指數漲1.03%報5405.5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2%報7317.38點。
【美國2月份零售額意外下滑0.2%】
由于美國消費者縮減了建筑材料、雜貨、家具、電子產品和服裝的支出,美國2月零售銷售下滑。美國商務部周一表示,2月份美國零售額下降0.2%,與1月份的上漲0.7%相比驟降。在過去的一年里,美國零售額增長2.2%,基本與通脹同步。最近的消費者支出下滑表明,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特朗普2017年年底減稅政策帶來刺激正在減弱,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預計今年的經濟會更加疲軟。
【日本樂天投資Lyft凈賺近10億美元,但Lyft周一破發并暴跌12%】
日本電商巨頭樂天(Rakuten)周一表示,將在截至3月底的財季計入投資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所帶來的1100億日元(約合9.9億美元)凈收益。Lyft上周五在納斯達克上市。在此次IPO之前,日本樂天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持有13%的股份。Lyft股價上周五上市首日漲9%,至78.29美元,使這家虧損公司的市值達到222億美元左右。然而,Lyft上市第二日(周一)跌破發行價,逆市大跌近11.85%,報69.01美元。有分析師表示,其IPO估值可能已經被高估,因為更廣泛的投資者對其發行價持懷疑看法。
【德拉吉:歐央行的刺激計劃仍然至關重要】
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法蘭克福時間周一在該行發布的2018年年報中表示,歐央行需要繼續提供大量刺激,以應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德拉吉重申了歐央行長期以來的政策,稱”大規模貨幣政策仍是確保中期歐元區物價壓力持續積聚的關鍵。鑒于地緣政治因素、保護主義威脅和新興市場脆弱性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歐元區貨幣政策的實施仍將需要耐心、謹慎和堅持。“
【3月歐元區工廠活動萎縮速度加快】
一項調查發現,3月歐元區工廠活動遭遇近六年來最糟糕的一個月,前瞻指標顯示未來前景黯淡,令歐洲央行決策者感到沮喪。IHS Markit 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連續第8個月下滑,從2月的49.3降至47.5,略低于預估,為2013年4月以來最低,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低于50的水平。
【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PMI連續三個月低于榮枯線】
周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經濟走弱英國“硬脫歐”,以及貿易爭端推動德國制造業活動以2012年7月以來的最快速度萎縮。3月份德國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4.1的80個月低點,低于2月份的47.6,以及44.7的預期。這是德國PMI連續第三個月低于50的榮枯線。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則表示,英國無序脫歐將會導致2019年德國經濟增速減少0.7%。
圖片來源:攝圖網
【英國商會:英國企業前景在脫歐前迅速惡化】
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全球經濟放緩和英國退歐引發的政治混亂的影響,出口下降和財政狀況惡化導致英國企業上月前景黯淡。英國商會(BCC)的季度經濟調查顯示,在英國脫歐之前,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投資疲軟狀況與此相似。英國原定于3月29日脫歐,但由于英國議會拒絕支持特蕾莎·梅與布魯塞爾談判的退出計劃,梅被迫要求歐盟推遲。
【英國議會下院再度表決“脫歐”替代方案無一方案獲得多數支持】
英國議會下院1日舉行第二輪“指示性投票”,就包括“關稅同盟”“共同市場2.0”等在內的4種“脫歐”方案的動議進行表決。投票結果顯示,4種方案均未獲得多數議員支持。“指示性投票”結果并無法律約束力,但會對政府產生壓力。3月27日,英國議會下院舉行了第一輪“指示性投票”,就包括“無協議脫歐”“舉行二次公投”等8種“脫歐”方案進行表決,但未能就其中任何一種方案達成一致。由于英國議會下院未能在英歐雙方約定的期限前通過“脫歐”協議,英國政府必須在4月12日前做出新的抉擇,尋求更長期的推遲“脫歐”,或是“無協議脫歐”。
【3月美國工廠活動指數升至54.2,略高于預期】
周一公布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因生產、新訂單和就業均有所回升,美國3月制造業活動反彈略高于預期。ISM表示,3月美國工廠活動指數從2月的54.2升至55.3,略高于路透對69位分析師的調查預估(54.5)。該指數高于50則表明美國的制造業在擴張,反之則表示萎縮。
【美油、布油Q1創10年最大漲幅后周一美油再刷新年內新高】
路透調查發現,因主要出口國沙特阿拉伯超額履行了OPEC的減產協議,而委內瑞拉因制裁和停電,石油產量進一步下降,OPEC3月石油供應降至四年低點;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aneh周一表示,石油市場供需平衡脆弱,他呼吁原油生產商警惕美國制裁帶來的麻煩;美國原油價格周一觸及2019年高點,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1美元,此前供應緊張和全球經濟的積極跡象推動這兩種基準原油價格在第一季度雙雙創下近10年來的最大漲幅。周一NYMEX原油期貨收漲2.71%報61.77美元/桶,創近五個月以來新高。中國經濟數據樂觀幫助投資者克服了對全球原油需求前景的擔憂。
【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提倡低利率,對經濟前景保持謹慎樂觀】
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周一在加拿大最北部努納維特的伊卡盧伊特舉行的一次礦業會議上表示:經濟在潛在水平以下增長的時期將是暫時的;經濟前景持續保證利率處于中性區間下方;有顯著的跡象表明,加拿大正在適應各種挑戰;原油行業繼續對低油價進行調整;經濟增速低于潛在增速,但這將是一個暫時性的過程;全球經濟比幾個月前預期的還要糟糕,加拿大已經感受到了影響;貿易不確定性正在給加拿大和全球經濟帶來壓力,全球經濟的表現沒有幾個月前預期的那么好。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本央行調查:日本大型制造商信心在第一季度惡化】
日本央行本周一(4月2日)發布的調查顯示,3月份日本大型制造商的商業信心較3個月前有所惡化,突顯出人們對出口和工廠產出下滑正對日本經濟造成損害的擔憂。該“短觀”調查顯示,3月份日本大型制造商信心指數為+12,低于三個月前的+19,和路透調查分析師預估中值(+14)。
【沙特交通部長:將繼續禁飛737MAX】
沙特交通部長周一表示,沙特還沒有立即恢復波音737MAX飛機在該國運營的計劃。此外,沙特的國有航司flyadeal還可能重新考慮該機型的訂單。在利雅得舉行的一次航空會議上,沙特部長納比爾•阿穆迪對記者媒體表示:“目前沙特領空內737 MAX飛機,近期也沒有計劃恢復該機型的運營。”
【易捷航空:英國脫歐將打擊歐洲需求】
英國廉價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周一對今年下半年的前景采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原因是英國脫歐引發的恐慌導致客戶需求減弱,損害了整個歐洲的機票價格。易捷航空是英國第二大機場蓋特威克機場的最大運營商,該航司表示,預計上半年稅前虧損約2.75億英鎊(約3.592億美元),成本料上漲18.8%。“今年下半年,我們將看到英國和歐洲的疲軟。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圍繞英國脫歐的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共同推動了客戶需求的疲軟。”易捷航空CEO約翰•倫德格倫(Johan Lundgren)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圖片來源:攝圖網
【16個月后,全食超市再次大幅降價】
從周三開始,亞馬遜旗下全食超市將對數百種商品進行降價,其重點將不再局限于吸引優質消費者。要知道,全食超市上一次對所有顧客大幅降價還是在2017年11月。在此期間,亞馬遜推出了更多針對亞馬遜Prime會員的優惠措施,比如為他們提供額外的10%的折扣產品。
【FAA:波音將在未來幾周提交737MAX最終軟件修復方案】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周一表示,預計波音將在”未來幾周“提交737MAX飛機的最終軟件修復方案。FA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波音需要時間對737MAX飛機控制系統進行進一步檢查,以確保波音已經確定并妥善處理了所有相關問題。
【港股經歷了2009年來最佳單季表現后進入牛市】
中國香港恒生指數周一收漲1.76%報29502.02點,錄得近10年來最佳單季表現,較去年10月的低點已上漲20%。在經歷了去年的大跌之后,中國內地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升溫、全球各地央行立場轉向鴿派,恒生指數權重股騰訊控股業績轉好,多重因素令投資者漸漸重返干中國香港股市。然而,其漲勢依然難以和內地向媲美。
【埃塞航空空難初步調查報告推遲發布】
有消息人士透露,埃塞俄比亞原計劃于1日發布的“埃塞航空墜機事故”初步調查報告被推遲發布。該消息人士稱,最終的發布時間可能會在本周內。埃塞俄比亞外交部發言人1日早些時候曾表示,空難初步調查報告將于當天由交通部正式發布。目前還不清楚推遲發布的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