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葉檀:銀行業獨角戲該休矣

    2013-09-05 01:15:20

    每經評論員 葉檀

    8月31日,《2013中國企業500強分析報告》發布,銀行的“吸血鬼”面目再次浮出水面。在服務業500強中,銀行業以7.8%的企業數量,貢獻了67.5%的利潤總額。

    制造業利潤下滑,銀行業利潤上升,說明在經濟下行周期,銀行取得了定價權。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0.22%。剔除銀行業,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不到30%。

    大銀行話語權遠遠高于小銀行,前15家銀行的收入凈利率為23.9%。而剔除15家銀行后,剩余的485家非銀行企業的收入凈利率僅為2.5%。剔除銀行業的金融板塊情況不妙,保險業、證券業,分別只有8家和3家企業入圍2013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而且這11家企業的利潤總和只有324億元,占所有服務業500強企業凈利潤的2.09%,僅相當于500強中銀行業利潤10445億元的3.1%。

    銀行的重要性沒有絲毫減退。根據央行數據,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6999億元,占當月社會融資規模8088億元的86.5%,創年內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創20個月以來的新低。

    今年3月份,銀行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僅41.7%,由于擔心表外資產影子銀行風險倒逼,此后的一連串整頓立竿見影,銀行表外業務回到表內,去杠桿化加速。銀行融資比例越高,在金融市場的地位越重要,收入也就越高。

    大型銀行由于擁有各種資金渠道,由于政府隱性信用擔保,貨幣緊縮周期憑借高拆借收入,獲得高額收益。

    貨幣收緊,存款下降,7月人民幣存款中,住戶存款減少393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5925億元,下降趨勢驚人,存款成本上升。

    此時,誰擁有信用與渠道,誰就擁有較為廉價的存款,擁有較為穩定的息差,在資金恐慌時能夠獲得超高收益。以農業銀行為例,今年二季度利息收入環比略增,息差同比下降6bp至2.74%。息差下降利息收入還能上升,說明農業銀行擁有大量穩定的低息存款,在習慣于儲蓄的農村地區的大量網點,使農業銀行的存款數量一直領先于其他大行。

    經過多年的改革,銀行的地位不降反升,市場化的債券、股票市場風雨飄搖,市場信用風險定價體制遲遲未能建立,圈錢為大型企業解困的思路至今未得到根本扭轉,銀行高收益背后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失敗。

    對銀行的高收益沒有必要眼紅,整體經濟不佳,銀行一枝獨秀,不僅說明銀行掌握經濟話語權,還說明銀行承擔了經濟運行中最大的風險,高收益高風險,銀行不會例外。

    銀行的不良貸款在上升,鋼鐵貿易、有色金屬等領域,發生系統性風險,以往壞賬率低的江浙一帶成為高風險區,銀行風險構成與制造業的下行,與長三角經濟艱難轉型、找不到北的現狀完全吻合。

    銀監會監管指標數據顯示:到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395億元,僅代表了不到1%的未償貸款。不良貸款余額較2012年末增加466億元,是連續第七個季度增加,不良貸款率為0.96%,比年初增加0.01個百分點,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雙升”。

    根據16家銀行的中報,有14家不良貸款“雙升”,大型商業銀行表現優于同業,不良率減少0.01個百分點至0.97%,同期不良貸款余額微升13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不良貸款均呈現“雙升”態勢。

    銀行的處理顯示不良貸款在賬面上沒有激增的真實原因。出售不良貸款讓賬面變得好看,但20%的回收率會讓銀行大大的虧本,不過是把壞賬從政府的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游戲。

    釜底抽薪的辦法是資產證券化,打包出售銀行資產,從源頭上分散風險。

    央行機關報《金融時報》在今年8月19日發表的 《如何看待7月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比例創新高》一文披露,銀監會主動接觸證監會,推動銀行的信貸資產可以作為資產證券化(ABS)基礎資產向券商轉讓,由券商設計的專項信貸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初期可能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更有報道指出,中國正在發展一個新的交易平臺,允許銀行向范圍更廣泛的投資者出售貸款資產。資產證券化是銀行去除壞賬的終極武器,也是從傳統銀行走到資金中間商的必由之路。

    搞笑的是,銀行分散風險最終靠資本與貨幣市場,而正因為股票與債券市場低迷,才成就了銀行一枝獨秀的地位。證券市場信用不彰、基礎制度有問題,銀行靠證券化,證券化低迷靠銀行,形成自我重復的死循環。

    沒有信用,沒有市場化,就沒有真正的現代金融,只可能產生傳統的高利貸與政府主導的低效貸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