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7 03:48:4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統計大量資料發現,在目前公募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下,仍有29位基金經理在公募行業堅守,從業年限超過十年。他們大多已在公司中擔任要職,有的是公司副總,有的是總經理助理,有的是子公司董事,即便與高層無緣,至少也成了部門投資總監。在中國公募基金業迎來18周年的“成人禮”之際,或許正是他們的堅守,讓人們對這個對人才極端渴求而流失率又居高不下的行業留有一絲情懷和希冀。
每經編輯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曾經基金經理離職多少還會引人唏噓,現在卻已麻木平靜。如今的公募行業,現存的“大佬”還剩多少呢?工作年限超過十年的公募基金經理,如今境遇又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統計大量資料發現,在目前公募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下,仍有29位基金經理在公募行業堅守,從業年限超過十年。他們大多已在公司中擔任要職,有的是公司副總,有的是總經理助理,有的是子公司董事,即便與高層無緣,至少也成了部門投資總監。
在中國公募基金業迎來18周年的“成人禮”之際,或許正是他們的堅守,讓人們對這個對人才極端渴求而流失率又居高不下的行業留有一絲情懷和希冀。
老將出走所剩無幾
海外基金業已經成熟,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較長、人員流動較為穩定。而我國公募行業中,人員頻繁流動,一些基金經理從業剛滿兩三年就會“出走”,在這樣的環境下,想出幾位公募大佬,就沒有前幾年那么容易了。
“我們基金行業真正有積累、有沉淀的老資歷人才,少之又少,除了個人原因之外,基金公司或整個基金行業也應反思。當然,公司方面也會考慮放慢腳步,耐心培養核心人才。另外,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培養核心人才時,費用是一個重要問題,小公司難出大經理。”一位基金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說道。
不過,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目前仍在擔任公募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超過十年的有29人。他們來自多家基金公司,如華夏的韓會永和方軍,銀華的王華,工銀瑞信的杜海濤、王朔。
不難發現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老牌基金公司,包括了華夏、嘉實、工銀、南方、博時、匯添富等千億級別的基金公司。同時,在這些基金經理中,來自富國的最多,有鐘智倫、汪鳴、畢天宇、朱少醒。其中還有7位女基金經理,分別是長信的張文琍,工銀瑞信的魏欣,景順長城的毛從容、萬夢,鵬華的初冬,博時的王曦,嘉實的王茜。
從管理的基金類型來看,偏股混合型及混合債券型居多,業績表現較好的則有易陽方管理的廣發聚豐混合等。
多人已身居要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發現,這29位基金經理,目前多數已在基金公司擔當要職,包括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子公司董事等,較為普遍的是投資部門的投資總監。
其中擔任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的有易陽方、魏東。從廣發聚富的基金經理到廣發基金主管公募投研的副總經理,易陽方進入基金行業超過十年,在廣發基金2003年成立時,他就從廣發證券自營部來到廣發基金。他于2006年9月4日至2008年4月16日任公司總經理助理,2008年4月17日起任公司投資總監,2011年8月11日起任公司副總經理。
魏東于2009年6月加入國聯安基金,擔任總經理助理。2009年8月起至今兼任投資總監。2009年9月至今,擔任國聯安德盛精選股票的基金經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擔任國聯安主題驅動股票的基金經理。2011年11月至今,擔任國聯安基金副總經理。
目前擔任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典型代表為王寧。王寧現任長盛基金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部總監。王寧2005年8月加盟長盛,曾任基金經理助理、長盛動態精選基金經理、長盛同慶可分離基金經理、長盛成長價值基金經理、長盛同慶中證800指數分級基金經理等職務。
多重機制欲留人才
凈值回撤、基金贖回、人才流失……今年恰逢“成人禮”的基金業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如何改變過往“做多模式”的熊市宿命,一批不甘心“靠天吃飯”的公募管理人正思謀變革圖新之道。
在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如何留住公募投研精英的心?
“事業部制”和“股權激勵”是公募基金留住和吸引人才的兩大殺手锏。
一個公募基金里面可以有多個投資事業部,給想做私募的人設立一個事業部,給他提供銷售支持、產品設計支持,給投資經理一個專心做投資的機會。而這,正是一些基金公司的“事業部制”改造。如為核心人才設立工作室,已經在個別公司中開展,目前,中郵基金已經成立了數個投資工作室,如鄧立新投資工作室、任澤松投資工作室和許進財投資工作室,像中郵基金如此改革的,還有中歐基金、九泰基金等公司。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公司是非常迫切希望能留住核心人才的,通常的方法是加薪或者升職,但由于機制限制,公募機構很難給出比私募更高的薪資,因此,一個基金經理在一家基金公司能夠干滿十年已經很難得了。
“但在基金公司高級別職位的競爭中,無論是來自股東層面的意愿,還是基金公司傳統的管理機制,一個基金經理想在同一家公司堅守多年后晉升核心管理層,要克服的東西還是有很多。”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